筆趣閣 > 漢中祖 >第一百二十一章 力挽
    急報直送入到了雒陽。

    但於青州,卻是先一步傳開。

    朝廷所遣大將鮑鴻,於營陵一戰,遭遇數倍黃巾軍危急,不幸戰敗,身負重傷,其往琅琊郡方向突圍。

    至於漢軍,則被將近十倍黃巾軍圍追堵截,死傷殆盡。

    僅僅相隔兩日,鮑鴻副將賈威,於淳于方向,遭受黃巾軍激戰,大部人馬被打散,逃亡都昌,壽光等地。

    前後兩則軍報,一前一後的傳開。

    七月二十日。

    在鮑鴻軍敗消息,還沒有傳入樂安郡時,劉祈已經從王志派往劇縣前方的斥候口中,以得到之消息,做出了判斷。

    最不願意看到之事,終究還是發生。

    鮑鴻之敗,也成爲壓倒北海國,乃至於整個青州平叛之希望。

    想來正式情況,還有兩日傳來,他迅速做了兩件事,一是派遣部從,往郡中,另有益國縣,還有爲漢軍拿下的都昌縣去信,言之黃巾軍可能北上之消息。

    二是再度給本地百姓去信,做好全員入城避難準備。

    這一次,以鮑鴻之敗,誰也不知道朝廷還要多久籌集人馬再平黃巾軍之亂。

    但隨着鮑鴻之敗,也不全是好消息,至少在隔日間,郡中傳來消息。

    州郡募兵,已從齊國和博昌出發,往壽光來戰,很顯然是打算支援鮑鴻。

    雖未告知具體人數,但如果黃巾軍再度南上,至少能行阻擋,不用上次一樣,眼睜睜看着黃巾軍燒殺搶掠。

    經過這次民變引發之叛亂,讓劉祈不得不感嘆,大漢地方州郡已成一個爛攤子,即便有前次太平道起事,危及江山,又有主官治理,可以內部之憂患,長期未得解決。難怪後會行以州牧制,以整頓地方,加強地方權力,並最終造成大漢的事實割據。

    然不等州郡援軍到,隨着大部百姓涌入壽光城避難,一個選擇,重新出現在了劉祈面前。

    “縣君,黃巾軍氣勢旺盛,即於今日早上,劇縣重被攻略,守城之數百漢軍,無一人逃亡,全都斬首,後黃巾軍停歇。

    曾誠發現此事後,迅速彙報。

    且益國城漢軍,不知從何打探到了消息,下午時分,竟全部逃竄。

    百將認爲其中重要,在發現城中空虛,更有三萬石軍糧後,已召集其他兄弟,四十餘人,關閉城門,選擇守衛,並讓末將迅速回來,爲縣君請示!”

    通報之小將,乃是王志身邊之斥候,小名狗子,大名叫郟延。

    聽到這個消息,劉祈有些喫驚。

    自從鮑鴻奪回益國城後,以之作爲前線糧草中轉之所,並緊閉城門,禁止百姓入內避難,他自知曉。

    但哪裏來得萬石糧食,他突然想起數日前,王志與他來得一份情報,漢軍有人馬遇襲,莫非是鮑鴻之糧草大隊,導致這幾日內,原本該運往前線之糧食,全都囤積在了益國城。

    這麼多糧食,當然不能便宜給黃巾軍,若是能救濟百姓,可以大用。

    他於舍內踱步,讓郟延下去歇息後,叫來了孫觀,將情況長話短說,再道:“仲臺,事便如此,我予你命,速帶着兩千人,前往益國城。

    除做守衛外,想辦法將糧草運來壽光,我另遣人接應,若是朝廷日後問起,我自有主張!

    此外,一旦黃巾軍踏入二十里內,當迅速停止此事。

    而若能守好益國城,以益國城和壽光城,互爲犄角之勢,爲我等旁擊提供機會!”

    孫觀聽到糧草,也是大喜所望,迅速帶着已被召回的兩千人,另帶着牛馬車,往益國城而去。

    兩地相距四十多裏,以人馬一日一夜,才運回千石糧食。

    在知曉黃巾軍至三十里地,將犯益國城後,已於益國城守衛的孫觀,迅速停下。

    同一日,州郡援兵,終於是到達了壽光境內。

    劉祈這次親往拜訪。

    青州州府,從齊國、濟南郡、平原君、還有樂安如臨濟等地,湊齊了一萬五千人馬。

    這羣人馬,從冀州等地得到朝中安排之軍糧,先平了平原之地混亂。

    在得曉鮑鴻於北海國激戰,又收到朝廷命令,才浩浩蕩蕩趕來。

    領兵之人,乃是別駕熊元。

    熊元也是兗州人,在劉祈前往拜訪後,才發現是兗州老鄉。

    對劉祈這個新上任之壽光縣令,熊元是有了解的,畢竟其乃胡軫所召,任用爲青州別駕。

    不同於上次面見鮑鴻,熊元在軍帳之中,面見劉祈後,直接將其介紹給了手下隨行諸將,並將他得曉劉祈於昌慮所爲,還有鄉地名聲告之。

    “昔胡使君於州府,大讚劉縣令之忠義勇爲。

    以上次樂安郡所送之軍情,我等才知,劉縣令以千衆人馬,能阻黃巾軍萬衆,當真是年少有爲!”

    熊元笑着同衆人介紹,發現劉祈處變不驚,更爲看重,然後直接問道:“事已至此,爲守青州安寧,劉縣令又幾次同黃巾賊打交道,於扭轉局勢,可有建言?”

    在來軍帳拜訪之前,劉祈於局勢就有過思索,也防備上官問策,甚至將地圖都帶着。

    看出熊元寬和之態,他把懷中地圖拿出,迅速將個人所想道出:“回別駕,黃巾賊在大破漢軍後,士氣正是旺盛。

    這是其之優勢,至少在未來數日內,我等不可與之正面交鋒。

    尤其對方已有十萬之衆,浩浩蕩蕩北上,實難全面擊破,而我軍卻是有被合圍之態勢。

    黃巾賊劣勢也很明顯,即是之糧草有限。

    管亥等黃巾首領,爲何選擇在攻略北海郡多地後,未有大面積守衛,而是向東來,還有我安樂,乃至齊國、琅琊郡進犯。

    原因在於隨着他們席捲之人數越來越多,糧食需求越大,不得不如此。”

    “但以祈之建言,不去正面同黃巾軍作戰,不意味着不去做什麼。

    祈之計策,分爲兩個字,一個是‘守’,一個是‘攻’。”

    發現熊元等圍在他鋪開的地圖左右,若有所思,劉祈指着上方几個地名,以手指輕輕畫了一條線,道:“守乃是守住現有之地,不給黃巾軍可乘之機,讓之破城以得糧草。

    且可以壽光、益國、廣縣,爲我青州西面防線。

    另爲解圍的東來郡去命,以縣地守衛好城池。

    攻,則是在守衛之外,展開游擊戰法,攻其薄弱,衝散大部。

    若能拿下劇縣,並守衛好已得之都昌,可形成四面之包圍圈,若能將黃巾軍主力聚集於此,待其睏乏之際,我等便是有兩萬人,也可破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