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挽明:從在野侯爵開始 >第348章 風險悄然而至
    蔡復一見聞不少,但是對於燧發槍瞭解得還是不多。

    聽說過這個名字,知道是不需要火繩,而是用槍裏面的燧石作爲激發裝置點火的新式火銃,而且因爲沒有明火,就不被稱作銃,而是被王宏宇叫做槍。

    王宏宇則說道:“燧發槍不急着生產,一來是除了我和畢懋康身邊,沒有會造的工匠。另一方面,營兵、衛所兵拿了這種裝備,恐怕會倒賣出去。”

    “哈,可不是嘛~”

    蔡復一笑了笑,略微無奈地搖了搖頭,廣東這邊營兵、衛所兵的將領,經常剋扣武器然後倒賣出去。

    把這些好槍給他們,說不定過幾天就跑到海盜手裏了。

    雖然在蔡復一擔任廣東巡撫的時候能嚴加管理,最大程度減少這些情況,但有這人力、物力和財力,不如在建設軍屯的工坊裏多生產一些。

    “雖然這裏不用搞燧發槍,但是應該從佛郎機人那裏,學習造紅夷大炮,並且搞西式快速大帆船。”

    王宏宇之前從傳教士那裏拿到了棱堡、卡拉克帆船、蓋倫帆船和重型艦炮的圖紙。

    棱堡已經在渾河血戰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速度快、尾樓高聳的西式帆船,一直沒有地方造。

    此時廣東絕對是最合適的地方之一。

    蔡復一來到廣東以後,也對目前南洋的貿易有了些瞭解。

    目前福建、廣東、浙江三地,跟倭國、呂宋、馬六甲、果阿有着衆多的船隊來往。

    雖然許多海盜橫行於福建、廣東海上,但是他們有些人本身也靠跑商賺錢,所以貿易非常頻繁。

    到馬六甲爲止,有許多大福船、廣式船在運送貨物,到了馬六甲以西纔是由佛郎機人、尼德蘭人兩邊平分。

    大福船與廣式船,都是裝貨量很大的中式帆船,比這裏的西式帆船體量還大,是海運的首選。

    但是速度稍微慢一些、結構強度不及西式、甲板數量也會少一些,所以在作戰性能上,有明顯差距。

    目前,廣東有富庶的廣州等一批沿海城市,一點都不缺廣式船和大福船,就是缺少西式戰艦和重型艦炮。

    王宏宇希望蔡復一能搞一支規模不用大的艦隊,專門把海上貿易規範起來。

    同時採取招撫策略,探索收編鄭芝龍、劉香的可能性,畢竟他們兩的名聲,在海上如雷貫耳。

    東到朝鮮、倭國,西至斯里蘭卡和果阿,都知道海上不能惹他們。

    尤其是鄭芝龍,現在正在慢慢打造自己的西式艦隊。

    蔡復一也有打造新式戰艦的想法,可是苦於沒錢造,而且造出來以後也不知專門跑什麼生意。

    王宏宇早有想法:“錢財不着急,一來把海關的稅收一點點規範起來,對交稅者准許到廣州等地做一定量的生意。

    還可以由廣州和濠鏡澳的商人出面,由他們出財力、人力,讓他們搭建渠道分一些錢,這就是集中社會的力量,有計劃地辦大事。”

    “好!要是由我從頭開始,無錢無人,由他們一起參與並分成,事半功倍。”

    “正是如此,就像開店入股一樣,這也是入股搞海關和艦隊。”

    這種集中力量的方式,就是王宏宇彎道超車,快速超越西方殖民者的一招。

    其實尼德蘭人已經用股份公司,集合尼德蘭市政、企業、市民的各種資金建立東印度公司。

    但是他們沒有廣東的人力物力,沒有大明豐富的農產、礦產、手工作坊和勞動力,更沒有大明這種絕佳的戰略主動權。

    佛郎機人、艾斯板鴨人,以及羅馬一方的力量,都會被拉過來。

    這種集中力量,一下子就能超越做中間商的尼德蘭人。

    東亞的商品還是東亞生產,運輸與銷售渠道在大明和佛郎機人手中,賣到歐洲也是最終由龐大的多數人使用。

    歐洲、美洲的商品也是當地人生產,通過渠道再到東亞。

    兩頭的生產和購買,中間的運輸與銷售的渠道,都可以提前做好戰略規劃。

    只要現在開始行動,尼德蘭人搶不過大明。

    應當團結可團結的力量,打擊那些不願意團結,或者有意挑戰這個規劃的對手,王宏宇給蔡復一指了一個方向:

    “部分海盜可以收編過來,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對於各個航線非常清楚。”

    蔡復一知道王宏宇有的時候語出驚人,做出的事情也是超出往常,卻取得了真正不得了的成就。

    一些保守文人聽不得這些話,更不會支持,可自己卻不是那種保守文官。

    “有些海盜確實是長期以走私爲主,可有的也僱傭倭寇,經常劫掠船隻,詔安哪些人,是不是也該有所區別?”

    “沒錯,要做好細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詔安部分願意跑生意,而不是燒殺劫掠的。後者如果有大功,則可以具體開個例。”

    兩人又簡單交流了目前沿海的工場手工業。

    此時大明主要是出口各種茶葉、陶瓷等產品,這些在海外價格很高、暫時具有一定不可替代性,再加上龐大的紡織品,賺取南洋以及佛郎機人手中的白銀。

    這裏面有一個風險點。

    替代性風險。

    莫臥兒、波斯也可以產棉花,茶葉也有可能在印度、斯里蘭卡引種。不管這些地方是被人征服後搞這些,還是自身發展這些產業,肯定會分走一部分市場。

    陶瓷的技術門檻本身就不算很高。其他紡織品更是靠着社會穩定,在產量、質量有一些優勢,但絕非不可替代。如果技術不能提高,突破家庭手工業,被超越只是時間問題。

    這個風險點,已經有些悄然到來的痕跡。

    隆慶開海已經是50年前。

    大明商品合法出售南洋、西洋與美洲,現在出口量雖然在增長,但是帶來的白銀收入增長越來越乏力,商品的價格也在一點點降低。

    隨着歐洲三十年戰爭爆發,白銀更多投入到歐洲的戰爭之中,而不是來東亞購買貨物再賣到歐洲。

    晚明最艱難的這一段時間,歐洲在打三十年戰爭,對於茶葉、陶瓷、紡織品的需求暫時降低。

    直到崇禎煤山上吊以後三十年戰爭才結束,重新煥發出對於東亞商品高昂的需求。但是新崛起的英國等,也漸漸完成了技術替代和產業升級。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