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人人都愛馬文才 >241.步步爲營
    有些數額借的多的,那借債者家中的老人有些爲了“保護”自家孩子,還有以自己性命還來對方理虧,從此不敢上門的。

    梁山伯從小到大的這麼多年,除了在會稽學館中學習仁義廉恥,也在民間見多了更多不仁不義鮮廉寡恥的事,於是才更明白讀書的重要性。

    不是爲了升官發財,而是爲了不讓自己淪落到這種可悲的境地裏去。

    “說實話,欠這麼多糧,小的我也心裏不踏實,縣令大人有意將官府作保的欠條銷欠,小人家中還有些餘糧,可以僅代表自家,支持您的政令”

    沙村的里正慢條斯理地說:“可我們那裏能有多少人還糧,我卻不敢保證。只能耐心去勸,但能勸到什麼地步,就如剛纔那位村長所說,逼急了可能出人命,慢功夫又難有效果。”

    “我們那的人不可能還的”

    姜山村的村長是個暴脾氣,直接將梁山伯頂了過去。

    “別看我們那的漢子天天都在種地,種的都是什麼玩意兒我家五歲娃娃插得秧都比他們密心根本就不在種田上,指望不到下頓的人,都想着靠借糧過日子呢”

    姜山就是之前梁山伯和祝英臺去觀察農事的那座土坡,他自己見識過那些閒漢,自然知道姜山村村長說的不假。

    他們每說一句,梁山伯的臉色便越凝重幾分。

    鄞縣的這些村長里正都是下面地方上德高望重能夠服衆之人,可他們都不抱希望,情況只會更差。

    “要讓他們還糧,首先要讓他們相信以後不會再有水災,如果好好耕種,秋收後便能過上正常的日子,以後無需再借。”

    梁山伯注視着堂下這些表情或不以爲然、或義憤填膺的村長里正,“你們就按我的意思去說,就說官府保證今年甬江不會再氾濫,現在好生耕種,還有希望。”

    “這這怎麼可能”

    幾個村長面面相覷,顯然覺得梁山伯說的都是荒誕之言。

    困龍堤不除,除非今年大旱,否則肯定會氾濫。

    就算這梁山伯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那也管不到人間的風雨之事啊

    “幾位老丈且回去和那些願意耕種的後生們好好宣講,如果他們願意好好種地的,就記好名冊,將名單送到官府來,我縣衙中可以先用官倉替他們償還這筆欠賬,再和我鄞縣縣衙重新訂立借據。”

    梁山伯緩緩說出了自己的用意,“都是借,借富戶的,和借官府的,由他們自己選擇。”

    “這,這不是一樣嗎”

    懸慈村的村長茫然地說:“既然如今已經是官府作保,和借官府的有什麼區別”

    “自然有很大的區別。”梁山伯耐心地說:“欠官府的糧食,縣中兵丁衙役便有權按時間去催討,如果沒法還債,就要用人力衝抵徭役償還;借富戶大族的糧食,要是還不了的,該如何衝抵,就是由富戶大族說了算,因爲是官府作保,還要出人協助履約。”

    他這一番話,有幾個聽明白了,態度頓時一變,肅容在一旁盤算什麼。

    有的還沒有聽明白,怎麼聽都覺得是一樣的,表情迷迷糊糊,但還是硬生生記下了。

    那姜山村的村長就屬於腦子不明白的,聽完了梁山伯的話居然覺得還是欠士族大戶的糧食好。

    “我們村怕是沒人願意換欠條啦那些士族老爺們都是好人,一直不要我們的利息和糧種,逢災年還施粥贈糧,欠他們糧食我們也放心”

    那村長一口否決了。

    “我已經命人謄抄了各村、各鄉錢糧的數量和利息數,諸位村長回去時都領上各自村中的那本,回去商議後再決定如何做。”

    梁山伯也不勉強,只說出自己的計劃。

    “至於更換欠條”

    “梁縣令,衙門外有一老農領着幾十個漢子叩門,說是要銷掉欠條”

    門外守衛的皁班匆匆入內,向着梁山伯稟告道。

    “來人說是姜山村的鄉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