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元配 >182.臨行之二
    魏老太太臨回老家前還千萬叮囑大閨女, 讓魏金好好照顧陳萱, 畢竟, 大妹要跟他們一起回去, 使館區這邊兒治安雖一向好, 可陳萱懷着身子,小丫頭年紀還小, 就剩一個劉嫂子了。魏老太太的意思是讓大閨女過來住幾日,順帶照看孕婦。

    魏年說, “住過來就不用了,有劉嫂子哪,大姐你時不時的過來瞧瞧就成。”想着他大姐拖家帶口的住過來,還不知誰照顧誰。

    魏金嘟囔, “這有了身子真就是個寶。”說一回酸話,對她娘她弟道, “放心吧,我還能少過來呀。我得過來瞧小丫頭哪。”

    小丫頭腆着小胸脯表態,“奶奶、爸爸、小姑你們就放心吧,有我哪”原本以小丫頭的性子, 最愛湊熱鬧, 她聽說爸爸奶奶要回鄉,早把自己的小包袱都打包好準備跟着爸爸奶奶一聲回老家哪。結果, 竟然被爸爸委以照顧媽媽和小弟弟的重任, 於是, 小丫頭只好遺憾的留下來了

    陳萱則是給魏老太太、魏年、魏銀、雲姐兒收拾了很多路上喫用的東西, 又給他們換了許多零錢,讓他們路上用。因是扶陵回鄉,一路上若是宿在哪縣哪城,這棺槨一般就得寄在廟裏,人到客店安置,所以必是雙份兒花銷。出門在外,財不露白,雖說要帶着些大洋,也要有零錢,不然,你隨手就是大洋也招人眼。要知道,在鄉下,一家子的現錢都沒有幾塊現大洋的。

    陳萱買了許多肉乾,這個壞不了,路上能打發時間。還有好幾個洋水壺,夏天不怕喝涼水,陳萱也細細叮囑了,路上記得跟店裏要些熱水放到水壺裏,放涼了,喝涼白開。再有些夏天暑日常用的解暑的丹藥丸藥西洋藥什麼的放了一包。魏金都說,“你這也忒仔細了。你小時候還不是喝涼水長大的,也沒事兒。”

    陳萱道,“阿年哥不行啊,阿銀也沒直接喝過井水,那可太涼了。雲姐兒年紀小,老太太上了年紀,都得注意。”

    因夏天太陽大,魏年租的是有棚子的馬車,這種車在時下叫“轎車”,是非常好的回鄉下的交通工具了。再有僱的車行裏託運棺木的人,一行也有十來人,就此駕着大車,回鄉去了。

    陳萱帶着小丫頭,還有魏金一家子,兩位掌櫃,一直送到朝陽門,看魏年一行人走遠,此方折返回家。

    待走上了回鄉的路,魏年真是慶幸沒讓陳萱小丫頭一道兒跟來。先不說這夏天的天氣了,就一路的顛簸,魏年魏銀老太太雲姐兒都是在車上坐一時,然後下車來走一時的,不然真受不了這土路,太顛了。還有一路上的天氣,越來越熱。你下車跟着車走吧,曬。坐車上吧,顛。好人都受不了,何況陳萱這有身孕的。

    魏銀一路上直唸叨,“天哪,這得什麼時候纔到老家啊”

    魏年擦着額角的汗,“一會兒遇上商店集市的買幾把傘,走路也忒曬了。”

    魏老太太倒是老神在在,還說一兒一女,“知足吧現在條件好多了以前你爹他們出來給人當學徒,哪裏有轎車坐,就是平板大車都沒有,全是靠兩條腿走的這轎車還不好,燒包雲姐兒大妹都沒你們話多。”

    這車晃悠晃悠的,魏老太太硬是啥事沒有,就是到客棧覺着人家牀鋪有些硬,喫的也不對口兒。好在這出門在外,魏老太太也就不甚講究了。待晃悠悠晃悠悠的回了鄉,魏老太太才說自己一把老骨頭要叫顛散了,讓李氏給她連揉了仨晚上才緩過勁兒。

    李氏魏時接到魏年的書信就開始準備着了,魏時找風水先生給父親點個上等風水的好穴,李氏則是給小叔子、小姑子、婆婆收拾屋子,準備用的被褥涼蓆。李氏見到閨女極是歡喜,摸摸閨女白淨的小臉兒,先跟婆婆說話,“準備的匆忙,是我請了幾個相熟的嫂子一塊兒做的新被子,老太太阿銀你們放心鋪蓋。”

    “大嫂,不用這樣麻煩,家裏的被褥都能用的。”魏銀把給大嫂和鄉親們帶的東西拿出來,問,“大嫂,阿杰阿明呢”

    李氏笑,“一會兒就回來了,他倆回鄉後就到家裏的學校當小先生了。”

    雲姐兒很想哥哥們了,說,“媽,學校在哪兒,我去找我哥他們。”

    李氏道,“出門兒右拐,到十字路口再右拐,就是村兒裏的小學。”

    雲姐兒就要去,魏老太太喚住她,“喝點兒水再去,不熱呀。”

    雲姐兒說,“不熱,奶奶,我去去就回。”

    王大妹想着雲姐兒頭一回來鄉下,有些不放心,說,“我跟雲姐兒一起去。”

    魏老太太這纔不攔了,“去吧。”

    魏銀笑,“咱們阿杰阿明還真不錯,都能當小先生了。”

    “村兒裏讀書人少,像他們這讀過洋書的就更少了,我去過一回,學裏還是個老秀才在教些之乎者也。”李氏說着,把外間桌子上的一盤紅杏兒端了進來,“阿杰阿明去教一教孩子們,也不收錢,他們還能複習功課,省得把以前學校裏教的都忘了。縣裏有中學聽說後,還想叫他們去縣中學教書,他們說村兒裏這剛開始教,他們這要去了縣裏,村兒裏就又斷了,便沒去。”

    “老太太嚐嚐這晚杏兒,後鄰何嫂子給的,可甜了。”李氏把杏兒放到老太太手邊兒。

    魏老太太道,“闔村的杏樹,就數咱們後鄰老何家的甜。阿銀你也嚐嚐。”招呼閨女也喫,待魏時魏年兄弟在村兒裏城隍廟把老太爺的棺槨安置好,還有把趕大車的人安排着住下,謝過幫忙的鄉親們,回家後,魏時見過老孃。魏老太太看長子雖有些消瘦,精神卻是比在北京時好不少,身上穿的也乾淨俐落,問他,“你這都好了吧”

    魏時訕訕地,“都好了。先前發昏,叫媽你擔心了。”

    “好了就成。”當着李氏魏年魏銀的面兒,魏老太太不好多訓長子,嘀咕兩句,問一回老頭子的棺槨可安排好了,上佳的吉穴可點好了,遠路過來,魏老太太上了年紀,就先回屋兒歇了。至於外頭這些事兒,她老人家也就是問一問,有兒子有兒媳,哪裏還要她老人家操心啊。

    魏老太太這趟回老家,除了給老頭子下葬,入土爲安,就是各種接見鄉親朋友。以前魏老太太在鄉下過日子那也是極滋潤的,她嫁了個再明白不過的正經人魏老太爺年輕時離家賺錢,一心一意都是賺錢寄回家給妻兒過日子。在魏老太太沒去北京前,見天兒的招呼着一幫相處不錯的財主太太在家裏打牌,每天早上的早點都是店家給送來,油條、包子、豆腐腦兒什麼的,想喫天天有。

    所以,要不是當初被綁架,魏老太太還捨不得去北京哪,她老人家在老家一樣享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