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醉挽綾 >第142章 流言
    元謀人,因發現地點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定名爲“元謀直立人”,英文稱雕塑:Homo erectus yuan mouensis,俗稱“元謀人”。“元謀”一詞,出自傣語,意爲“駿馬”。

    元謀人牙齒化石是1965年“五一”節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發現的,元謀縣被譽爲“元謀人的故鄉”。1976年根據古地磁學方法測定,生活年代約爲一百七十萬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過前後十萬年(也有學者認爲其年代不應超過73萬年,即可能爲距今60萬至50萬年或更晚一些)。

    在約在170萬年以前,雲南元謀一帶,榛莽叢生,森森鬱郁,是一片亞熱帶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獸等第3紀殘存的動物在這裏生存繁衍。再往後推移一段時間,則是桑氏鬣狗、雲南馬、山西軸鹿等早更新世的動物出現在這片草原和森林。它們大多數都是食草類野獸。爲了生活下去,元謀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獵它們。根據出土的兩枚牙齒、石器、炭屑,以及其後在同一地點的同一層位中,發掘出少量石製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動物化石,證明他們是能製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類。

    元謀人,是目前我國已知最早的遠古居民,因發現地點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定名爲“元謀直立人”,英文稱:Homo erectus yuan mouensis,俗稱“元謀人”。“元謀”一詞,出自傣語,意爲“駿馬”。

    元謀人牙齒化石是1965年“五一”節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發現的,元謀縣被譽爲“元謀人的故鄉”。1976年根據古地磁學方法測定,生活年代約爲一百七十萬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過前後十萬年(也有學者認爲其年代不應超過73萬年,即可能爲距今60萬至50萬年或更晚一些)。

    在約在170萬年以前,雲南元謀一帶,榛莽叢生,森森鬱郁,是一片亞熱帶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獸等第3紀殘存的動物在這裏生存繁衍。再往後推移一段時間,則是桑氏鬣狗、雲南馬、山西軸鹿等早更新世的動物出現在這片草原和森林。它們大多數都是食草類野獸。爲了生活下去,元謀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獵它們。根據出士的兩枚牙齒、石器、炭屑,以及其後在同一地點的同一層位中,發掘出少量石製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動物化石,證明他們是能製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類。

    發現過程聽語音

    1965年,錢方、浦餘慶等學者到上那蚌村附近尋找化石。當時,他們在一位牧牛老人指點下,來到蚌村以西約1公里的山溝裏尋找化石。下午5點鐘時,一個人在一個土包下發現了雲南馬的化石,接着又發現了兩顆人類的門齒。後來,學者將牙齒化石帶回北京。

    牙齒化石

    1972年2月,經中國地質科學院的胡承志鑑定,公佈了這一發現。胡承志在《地質學報》1973年第1期上發表了《雲南元謀發現的猿人牙齒化石》一文。

    1973年10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組織組織了大規模

    發掘,在附近地層發現了人工打製的石器和炭屑、哺乳動物化石等。但沒有發現新的人類化石。[1]

    1976年7月25日,用古地磁方法測定其絕對地質年代爲距今170萬年左右。(後出現爭議。)

    元謀人化石包括兩枚上內側門齒,一左一右,屬於同一成年人個體。齒冠保存完整,齒根末梢殘缺,表面有碎小裂紋,裂紋中填有褐色粘土。這兩枚牙齒很粗壯,脣面比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複雜,具有明顯的原始性質。

    元謀縣地處元謀盆地邊緣,盆地內出露一套厚達695米的河湖相沉積。從下到上分爲4段28層。元謀人牙發現於第4段第25層中。此後,又在同一地點的同一層位中,發掘出少量石製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動物化石。

    先後出土的石製品共7件,人工痕跡清楚。原料爲脈石英,器型不大,有石核和刮削器。它們和人牙雖不居於同一水平面上,但層位大致相同,距離又不遠,應是元謀人制作和使用的。發現的炭屑多摻雜在粘土和粉砂質粘土中,少量在礫石凸鏡體裏。炭屑大致分爲3層,每層間距30~50釐米。炭屑常常和哺乳動物化石伴生。最大的炭屑直徑可達15毫米,小的爲1毫米左右。在4釐米×3釐米的平面上,1毫米以上的炭屑達16粒之多。此外還發現兩塊黑色的骨頭,經鑑定可能是被燒過的。研究者認爲,這些是當時人類用火的痕跡。這一發現,和在距今約180萬年前的西侯度文化中發現的燒骨,如確係人工用火證據,則把人類用火的歷史大大提前。在遺址中還找到一些有明顯人工痕跡的動物骨片。[2]

    牙齒化石聽語音

    元謀人的化石包括兩枚上內側門齒,一左一右,屬同一成年人個體。其石化程度深,顏色灰白,有裂紋幾處

    對元謀人牙齒化石的研究發現,其齒冠保存完整,齒根末梢殘缺,表面有碎小裂紋,裂紋中填有褐色粘土。這兩枚牙齒很粗壯,呈鏟形,切緣部分較爲擴張,脣面比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複雜,具有明顯的原始性質。

    元謀人門齒的特點有:齒冠基部腫厚,末端擴展,略呈三角形。舌面底結節凸起,有發達的鏟形齒窩。齒冠舌面中部的凹面粗糙,中央的指狀突很長,指狀突集中排列在靠近外側的半面。

    元謀人左側門齒長11.4毫米,寬8.1毫米,高11.2毫米。右側門齒長11.5毫米,寬8.6毫米,高11.1毫米。其切割緣在生前有磨耗。

    元謀人的牙齒

    不是有兩顆牙齒化石嗎?爲什麼不能做同位素測定?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周國興解釋說:“碳14的同位素法,一般只適合測定四五萬年以下的年代,因爲動植物遺體中的碳,隨着時間推移會不斷衰減,一過四五萬年,就無法測定了。”

    黃慰文告訴,網紋紅土酸性很強,無法保存動物遺體,如百色盆地的網紋紅土層就不含任何動物化石,所以,元謀人的牙齒化石,應是從更下面地層出土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