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詭三國 >第2596章斐潛的取經
    在劉協和曹老闆得到了『意外之喜』的時候,斐潛這裏也迎來了屬於他的『取經者』。

    沒錯,不是大漢的人去『取經』,而是別的人到長安這裏來『取經』。

    而且這經書也不是佛經,而是道經。

    說起來是因爲斐潛在五方上帝教派上的推行動作做得不錯,至少是在雪區那邊表現的不錯,然後吸引了大量的雪區民衆信奉,但是前往雪區的傳道士並不是人人都能像是玄奘一般聰慧,有很多的道經內容其實也很含糊,並沒有一個非常準確的說法,甚至會出現這個傳道士和那個傳道士講的內容相互矛盾的情況。

    這就像是佛教早期在華夏本土內傳播一樣,起初只有一種,後來就變成了很多種,然後這很多種裏面有的甚至除了供奉同一個佛祖之外,似乎其他的東西都完全不同了。

    當斐潛知道了有人前來取經這個事情的時候,也是十分的意外,決定還是要好好安排一下,畢竟斐潛頭上還掛着一個什麼什麼真人的名號呢……

    『公達派人接觸過這幾個人,』斐潛看了看桌案之上荀攸上報的行文,然後說道,『某是大體上了解了一些……嗯,請公達跟諸位也說明一下……』

    荀攸拱了拱手,『此次求經使者,原一十有五,然於途中失足墜亡者二,病不得愈有三,半途癲狂妄語不得行三人,至大小川前又遇賊,被殺四人,至隴右之時便是僅存三人矣。隴右驛站初以爲流民野人,引而度其衣食,詢問之,方知其事,便轉報至長安……』

    斐潛有指定屯田政策,收攏流民野人落戶,是有賞錢和功勳的,所以在斐潛地盤邊緣的驛站兵營什麼的,纔會主動去收攏這些人。畢竟歷史上邊疆殺些野人,拿其首級冒功的,其實真不算是少數。

    有時候矛盾就是這麼產生的。

    如果斐潛沒有這樣的相關政策,或者說這些政策執行起來的時候還沒有砍首級來的簡便,或是效益大,那麼這些遠道而來,原本像是『雪區玄奘』這一類的苦修者,就被抓起來砍了頭,那麼還有下一次麼?

    如此一來,如何能將華夏的文明火種傳遞出去?

    真以爲文化傳播就像是遊戲裏面的那樣,放在那邊不管,然後就看着顏色慢慢滲透?

    『人還在隴右,還沒有出發吧?』斐潛問道。

    荀攸點頭,『使者身體虧虛,要稍微養幾天。』

    斐潛頷首,『讓文和派醫師過去……此外,多派幾個機靈的,找他們學一下他們的語言……』

    荀攸表示記住了。

    斐潛示意荀攸繼續。

    荀攸繼續給衆人在介紹着:『此雪區之使,循文遠將軍進軍之路而出……』

    荀攸在地圖上指點着,敘說着他從那幾個使者身上得到的一些信息,而斐潛聽着聽着,思緒就有些飄揚了起來。

    雪區來的取經人,嗯,苦修道人麼,走的是北線,也就是走得西寧線。

    其實古代進入雪區的道路有很多,南面的路線麼,一條是從川蜀進去,另外一條是從雲南進去。川蜀線比較早,路比較崎嶇,基本上都是在爬山下山,但是相對來說氣候比較溫和一些,難走原因是山。雲南線和川蜀線類似,也是爬山,目前還未完全成形,比川蜀線近一點,但問題是從長安到雲南,也就是建寧以南實際上也不近,只有從交趾走雲南線纔算是比較划算一些。

    北線麼,也就是西寧線,最大的問題倒不是爬山了,因爲到了隴右,其實海拔高度和雪區相差不大了,到了青海湖一帶往南,倒是沒有什麼太多的山要爬,而是要穿過多塊的無人區……

    其實在西寧線再往北,還有一條號稱是華夏最艱難的路線,從西域直接進雪區。這條路線也不像是西南線要翻越那麼多的山,但是無人區比西寧線要多得多……

    西寧線,也被稱之爲唐蕃道。

    歷史上文成公主就是走的這條線。

    那麼走這條路線需要多長時間呢?

    斐潛臉上浮現出了一些笑意,旁人以爲他聽着開心愉悅,其實斐潛是想到一個關於文成公主的搞笑事件……

    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文成公主的暗箱』事件,或者說是傳言,因爲有人說文成公主進藏是走了一年的,也有說走了兩年的,還有人說是走了三年的……

    三年版本的,配套着還有說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手下祿東贊私通的……

    這可是干係到了松贊干布的帽子,到底是幾個色?

    正常來說這條唐蕃道,只需要走一年左右,結果走了三年,其中兩年去了那裏?私通不是有孩子了麼?文成公主和祿東贊跑路了,然後生下來了,松贊干布頂着一頂綠幽幽的帽子花了兩年時間才找到了兩個人,然後很大度的表示這都不算啥,那生不下了的不也是抱着養麼?血緣什麼的也不重要,於是最終三個人快樂的生活在了一起。

    傳說故事就是故事,別把故事當成歷史看待。

    更何況史書之中也有貓膩呢……

    同時在雪區之中還有傳說,說當時祿東贊找大唐求親,小氣巴拉的李世民還拿問題刁難,然後祿東贊憑藉着松贊干布的『三個錦囊』完美的解決了李世民的刁難。李世民提出一個問題,就拿一個錦囊,然後再問一個,再拿一個……

    是不是有一種別樣的熟悉感?

    這『三個錦囊』的故事,在尼泊爾赤尊公主那邊也一模一樣的用過,唯一的區別就是求親使換成了桑布扎,李世民換成了泥婆羅王。

    至於什麼螞蟻牽繩索穿小洞啊,母馬小馬分羣啊等等,基本上都是有人故意杜撰出來欺騙老百姓的,畢竟娛樂麼,這可是傳統,普通百姓不就是好這一口麼?

    畢竟對於任何一個政權來說,『和親與否』,以及『與誰和親』,完全是政治上的取捨的問題,又怎麼可能像是有個什麼物品招標似的,『我有一個公主。你們都來競爭』?這是多大的娛樂精神?真是讓各國求親使一起競爭,這不是哄擡【嗶】價麼,根本就是完全不符合邏輯。

    就拿喜歡和親的唐朝來說,又不是隻有一個公主,嫁給吐谷渾王的弘化公主也是宗室女,吐谷渾娶吐谷渾的,吐蕃娶吐蕃的,吐谷渾使臣會喫飽了撐的來攪合什麼吐蕃的事?

    所以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真的就是存粹娛樂麼?

    並不是。

    這些事情,很有可能就是當年入雪區傳教的光頭佬搞出來的。

    因爲在所謂多版本的『三個錦囊』故事裏,有一個版本是李世民用來刁難迎親大使祿東讚的三個問題分別是『有無十善法』、『有無寺院,上師供養』和『有無財貨供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