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東漢末年 >第三百四十六章 交州之行(五十一)
    ”>

    珠江江水浩浩蕩蕩,綿綿泊泊,經番禺城後向南匯入伶仃洋中。若單論長度,珠江較之黃河長江自是頗有不如,可說到水流量,卻極是豐沛,而其每年往下游輸送的泥沙數量,也是大得驚人。

    所謂滄海桑田,此時處於珠江口的番禺城,到了後世卻不臨海了。珠江日以繼夜地不斷搬運,珠江三角洲逐漸外擴,使得海岸線也不斷往南推移。後世與陸地連在一處的中山市與珠海市,如今不過是伶仃洋裏漂浮着的一座小島罷了。

    郭斌最終選擇在此處建設莊園和碼頭,也是經過反覆考量的。

    首先,這裏正正對着珠江口,從內陸運送過來的甘蔗可以通過珠江,極方便地運送到此處,然後再換裝海船運往北方,因此這裏的交通算得極爲便利。換句話說,只要坐鎮此處,那麼整個珠江流域都將是其原材料生產基地,正是作爲轉口貿易的極佳所在。

    其次,這裏既然可作爲轉口貿易的樞紐所在,便也能夠通過珠江上便利的交通控制內地。也就是說,一旦交州別處有緊急情況,郭斌手下的精兵便可以迅速部署,他們將能夠以最快的速度乘船抵達內地。因此,只要控制住了珠江口,整條珠江流域便都握在掌中了。

    第三,此處是伶仃洋裏的一個孤島,四面都是水,便天然有了隔絕島外的便利。這裏相對獨立,地方又極大,無論是建設碼頭、軍營、造船廠、倉儲設施,還是開發種植園,都可以自行其是而不必擔心泄密或者朝廷與外人的干擾。以郭斌的聲望和實力,若是他真的能將這處島嶼佔下來,統觀整個交州,沒有人敢惹他。

    第四,政治上的策略和平衡也是極爲重要的一個考量。如今交州的局勢極爲微妙,交州刺史朱符雖與士家就甘蔗的問題達成了合作的意向,可作爲朝廷與地方豪族之間的根本矛盾卻並未消除,雙方是存在着競爭的。如今朱符徵募軍隊,力求強力掌控交州,至少在與地方豪族的對話中獲得主動權;而以士家爲首的交州豪族,則在各個方面與刺史府進行競爭,力求保住自己在地方上的話語權。這是地方豪門歷經幾代人,一百多年努力的成果,到手的好處又豈有輕易扔掉的道理

    如今,雙方實力均衡,保持了極微妙平衡狀態,可以想見一旦有外力介入,這種微妙的平衡便很可能被迅速打破,屆時交州的局勢就不好說了。郭斌所派來的三百精銳,在人口衆多,朝廷控制力尚算極強的中原雖算不得多大的一股力量,可到了交州之後,以其裝備之精良,訓練之刻苦,又都是見過大場面的老兵,則必會成爲遊離於交州官府與地方豪族之間的第三股力量。這股力量,用來顛覆朱符的刺史府或者徹底剿滅士家,那是癡人說夢,可一旦倒向任意一方,則必會使其在力量對比上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在這種情況下,貿然摻和進雙方的爭鬥之中,殊爲不智。因爲無論導向哪一方,雖然可以助其獲勝,可以其自身的實力也只有喝點兒湯湯水水的份兒,回報率太低。而若是郭斌獨立於兩者之外,誰都不靠,反而可以成爲雙方爭相拉攏的對象,所謂待價而沽。郭斌可不是隻派三百軍兵過來坐鎮的,隨着他收購甘蔗的規模擴大,勢必會對整個交州的經濟結構產生極爲深刻的影響,如此郭斌在交州的影響力無疑便是一日日加深的。而在交州的影響加深後,他便可在其他方面名正言順地對交州施加自己的影響,使得交州的局勢向着自己想要的方向運轉。

    這種通過經濟合作{或者說是經濟殖民}的方式施加政治影響力的手段,郭斌在匈奴部中,在塞外三城都幹過,那叫一個熟門熟路。只是交州的局勢更爲複雜,而他最終選擇在這處小島上立足,便使得他可以成爲維持自身作爲遊離於交州政壇之外,又隨時可以出手干預交州政治的重要力量。

    中山古稱香山,以此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這裏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後,這裏便屬南海郡番禺縣轄地。秦末趙佗創立南越國後,此處便成爲了南越國的屬地,後來漢武帝滅亡南越國,中山方重新迴歸中央管轄。秦漢時期,隨着南北交流的日益加深,逐漸有少量的中原人開始移居此地。

    對於這種各族雜居的狀況,郭斌並不在意。在他看來,所謂中國人並不是一個完完全全,規規整整,邊界明晰的定義。尤其是在這個尚未出現國籍的時代,只要以中國人自居,接受了中國文明的薰陶,合於華夏禮俗者,便可稱之爲中國人。所謂“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中國文明向來是有容乃大,從不拒絕虔誠的歸附者。

    古越人在遠古至秦時代,一直在長江以南地區及越南北部地區繁衍生息。在先秦古籍中,對於東南地區的土著部落,常統稱爲“越”。歷史上的百越國雖被滅,古越人的文化傳統和發明創造,卻留了下來。

    在飲食方面,古越人“飯稻羹魚”,是栽種稻穀的先行者,因此“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在衣着方面,古越人及其後裔即後世海南島黎族等南方少數民族,是用木棉、芭蕉、竹子等植物纖維織布的發明者;在居住方面,古越部落是“幹欄式”住房的創造者;在交通方面,古越人則是舟船的初創者。由此可知,古越人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有着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因此,在郭斌的規劃中,在島嶼上建立碼頭和莊園之後,還要組織人手,徵募當地的越人開發種植園,並大規模種植甘蔗。日後,甘蔗作爲奢侈品製造的重要原材料,固然要從交州大規模收購,可這大買賣若是一股腦兒地全交給別人把持,那郭斌此舉可真就算得上作繭自縛了。日後若真的有什麼變故,交州這邊將甘蔗的貨源一掐斷,那潁川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打造出來的一整套貿易體系,便會立刻陷入癱瘓,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這個事情還是郭斌從後事一件國際政治事件中得到的教訓。

    當初韓國政府同意美國部屬某德系統,我國民間旅遊力量便緊縮對韓國的旅遊行業監管和審批,使得境內赴韓旅遊人數銳減。不要小瞧這個對策,隨着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中國人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改善,旅遊業這個新興產業便以不可遏制之勢迅速崛起。因爲國人素質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出國旅遊更是異常火爆。因此,緊鄰中國的韓國和日本,便成了國內遊客常去的旅遊地。

    幾十年的追捧使得韓國旅遊行業大是興旺,濟州島更是儼然成爲出國旅遊極佳的去處之一,是許多剛剛結婚的年輕人度蜜月的聖地。然而,就當他們有恃無恐,加大旅遊業投資力度,開發了大量諸如賓館、酒店、餐飲、娛樂等硬件設施的時候,中國遊客突然不去了。

    這個壓力是實實在在、極具殺傷力的。這旅遊業靠的就是人流量,諸如賓館、酒店等行業投資又極大,一旦撂荒,其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對於韓國這種只靠着一個企業支撐的國家來說,已然是動了元氣了。因此,郭斌不得不佩服中國政府運籌之深遠,也不得不佩服領導人佈局之宏大。當年所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看看,也不過如此罷了。

    既然有了後世的前車之鑑{這話說起來卻極拗口},郭斌便不可能再犯韓國人當初犯的錯誤。這交州的甘蔗供應,即便只是原材料生產,他也不打算完全放手不管,自己手中擁有相對獨立、相當規模的甘蔗種植園便是他的後手之一。

    當然,除此之外,他也不打算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甘蔗的產地,並非只有交州而已,大略處於相同緯度的臺灣,自來也是各種熱帶、亞熱帶水果的產地之一。況且,此地正好處於從交州乘海船北上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相當重要。依照郭斌的籌劃,便是不在臺灣島上建設種植園,他也打算在此地設立一個補給點,以供往來的船隻歇腳之用。況且此地物產豐饒,稻米、水果產量極豐,又有幾個後世知名的大鹽場,實在是一塊寶地。

    當然,此時的臺灣名字叫做夷州,在郭斌的籌算中,既然從海路前往日本與韓國的難度不小,那麼先將寶島臺灣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卻正是便宜。這裏與中國大陸隔着一條淺淺的海峽,自成一體,又有極豐美的物產,稻米產量也很高,是極理想的糧倉。因此,採用先設立補給點,再慢慢擴大影響力,最終控制全島的步驟一步步將夷州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則既不會被朝廷忌憚,又得了一個穩定的後方,當真是一舉兩得。待得日後,再從夷州北上琉球,繼而抵達日本四島,也是控制東亞的一條路線不是

    只是,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郭斌都從沒有來過廣東,對於番禺附近的情狀自也不甚了了,因此這香山島卻是於不經意間得知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