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宋代王朝到五洲聯合帝國 >宋代兵制及戰鬥力分析
    宋是繼唐以後又一個統一的中原皇朝,但它似乎沒有唐王朝的那般強勢了,強唐

    弱宋是我們主要的印象軍隊是一個王朝強弱的象徵,我們不妨簡要解析下宋時

    的兵制

    宋朝軍隊分爲四類:禁軍,是爲中央軍,均屬三衙。廂軍,是爲地方兵,屬於

    諸州。鄉兵,系民兵,僅保衛本地方,不出戍。蕃兵,則是異族團結爲兵,而用鄉

    兵之法保衛本地方的。

    宋太祖用周世宗之法,將廂軍中的強者,都升爲禁軍,留下來的都是些沒什麼

    戰鬥力的殘兵,用以充數。鄉兵,蕃兵,本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不去論他。所

    以武力的重心,實際在禁軍。全國須戍守的地方,派遣禁軍輪流前往,謂之“

    番戍”。人們議論宋朝兵制的,大都加以詆譭。以爲唐朝的所以強,宋朝的所以弱,是

    因爲廢除了藩鎮。這個觀點不正確。唐朝強盛時,根本沒有藩鎮到玄宗設立藩

    鎮時,是因爲國運漸衰,改取守勢了。

    從前對外政策,重在防患未然。必須像漢時設度遼將軍、西域都護,唐時設諸

    都護府,來監視降伏的部落,加強交流,並處理各部族間相互的關係。使其不互

    相併吞,不坐致強大,是爲防患未然。其設置,是在夷狄境內,而不在中國境

    內的,就是所謂“守在四夷”。這是上策。

    戰略後移,把重心放在經營自己的邊境上,如果能使士馬精強,障塞完固,中央

    的軍令森嚴,邊境也能次序維謹這是中策。

    如果像唐朝的藩鎮擅土,那就是下策進而是無策了。因爲軍隊最怕的是驕,驕

    則必不聽命令,不能對外而要內訌;內訌勢必引外力相助;這是千古一轍的。

    以唐朝幽州兵之強,而不能制一契丹,使其坐大;藩鎮遍於內地,而黃巢橫行

    南北,如入無人之境,卒召沙陀之兵,然後把他打平;五代時,又因中央和藩

    鎮的內訌,而引起契丹的侵入;都是鐵一般強,山一般大的證據。藩鎮的爲禍

    爲福,可無待於言了。

    宋朝的兵,是全出於招募的,和府兵制相反,人們又以爲這是宋代兵制一個缺

    點,其實不然。募兵制,雖有其缺點,但在經濟上及政治上,有其相當的價值。

    民間的奸悍無賴之徒,必須要有他的歸容之處,最好是能懲治之,感化之,改

    變他的性質,此輩在經濟上,就是所謂“無賴”,他不能勤事生產,欲懲治之

    、感化之極難。只有在軍隊之中,規律最爲森嚴,可能約束他,使之改變當今

    社會也存在類似情況。這種人在軍隊裏呆上10年到20年後,已經過長期的訓練

    ,大多數的性質會改變,可以從事生產,變做一個良民了。

    從經濟上說,本來宜於分業,平民出餉養兵,全不過問戰事,對經濟建設是有

    益無損的。若實行募兵制,則民不知兵,則舉國皆兵,實至今日乃有此需要。

    兵若真能禦敵,平民原不須全體當兵。所以說募兵之制,在經濟上和政治上,

    有其相當的價值。

    宋代立法有其深意,只不過所行不能副其所期,利未形而害已見罷了。

    宋朝兵制之弊在於:兵力的逐漸。番戍之制使得兵不知將,將不知兵,不

    便於指揮統馭,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習地形,又和當地的人民,沒有聯絡,

    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費,卻等於三年一次出征。更重要的是,每逢水旱偏災,

    又多以招兵爲救荒之策,於是兵數遞增。宋開國之時,不滿20萬。太祖末年,已

    增至37萬。太宗末年,增至66萬。真宗末年,增至91萬。仁宗時,西夏兵起,

    增至125萬。後雖稍減,仍有116萬。歐陽修說:“天下之財,近自淮甸,遠至

    吳、楚,莫不盡取以歸京師。晏然無事,而賦斂之重,至於不可復加。”養兵

    如此多,即使能戰,也存在危機,何況並不能戰,對遼對夏,都是隱忍受侮

    宋代重文輕武,使用文人典兵,以便於皇帝駕馭。文人一般多不懂軍事,至於北宋中期領兵對西夏作戰的範衝淹和南宋初采石之戰的虞允文是極其個別的能打仗的文官。象這樣的政策和措施怎樣能防禦外敵的侵擾呢

    宋代兵制的中心問題是在於削弱大將的兵權,加強皇帝對軍隊的控制。宋朝兵權的集中是空前的,而兵權的集中又是加強君主統治的重要環節。宋朝兵權的過分集中,雖然防止了將領的擁兵自重,但是在另一方面卻又不可避免地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這是封建政府的軍事制度中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南宋時期一些著名的將領如岳飛、韓世忠等人,自行招募和訓練軍隊,形成了戰鬥力強大的岳家軍、韓家軍。但是南宋皇帝不患金統治者

    的入侵和失地之不能收復,而患軍權的旁落。最後,這些抗金將領的兵權,終於被一一收奪,他們招募來的軍隊也都被解散了。

    宋代兵制制度僵化,指揮失靈,也是宋代軍隊素質下降,戰鬥力削弱的原因。

    宋代還有一個陋習是宦官監軍。宦官監軍本來在唐代已有。宋太祖即位後,也差遣宦官充當領兵或監軍以分主帥兵權。如太祖進攻北漢太原時,宦官竇神寶、李神佑從徵。又曹彬伐江南,太祖又派出宦官王繼恩率兵會討。太宗時,王繼恩任劍南兩川招安使,前往鎮壓李順起義。北宋末徽宗任宦官童貫爲節度使,派他往討方臘起義,出發前,徽宗還親自對童貫說:“東南事盡以付女,有不得已者,競以御筆行之。”宋代皇帝給予宦官以指揮監督軍隊的大權,這就使軍隊的戰鬥力大大減弱了。

    宋代軍隊數量龐大,軍費開支驚人。蔡襄在英宗治平初年l0年曾說:“是天下六分之物,五分養兵。”宋代招募來的禁軍是終身之職。且以歷年訓練鬆懈,多數不識陣圖,戍衛在汴京的禁軍整日遊逛,衣冠不整,連領取糧食都要居人搬運,根本不象有組織訓練的軍隊。沿邊騎兵,甚至不能披甲上馬。兼之所募之兵,多爲貧苦農民和遊手好閒之徒,農民是爲生活所迫而應募,目的在於按月領糧以贍養家屬;至於遊手好閒之徒,本不事生產作業,是爲了賺得消閒而應召爲兵。這些人當然不會爲宋皇朝賣命。因此,軍隊戰鬥力的削弱也就是必然的。

    所以歐陽修曾說:“今沿邊之兵不下七、八十萬,可謂多矣。然訓練未精,又有老弱虛數,十人不當一人,是七、八十萬之兵,不得七、八萬人之用,加之軍中統制支離,分多爲寡,兵法所忌。此所渭不善用兵者雖多而愈少,故戰而常敗。”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