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礦業大王 >第230章 淝口之戰
    話說聯軍以漢帝劉協董貴人之父,衛將軍董承爲主帥,率朝廷兵馬二萬,袁紹兵馬十萬,曹操兵馬十萬,劉備兵馬五萬,其餘勢力或二三萬,或五六千,總計近四十萬聯軍,聯營數十里駐紮在淮水北岸。

    聯軍所有將領都明白,袁耀隨時從海外回來。如今因爲張太后與袁耀不和,江東兵馬被擋在淮南之外,但是一旦袁耀回來,他肯定不會坐視自己的弟弟被人圍毆。

    因此,兩個月來,聯軍先後徵用了五六千艘大小船隻,對淮水南岸發動了無數次猛烈攻擊,但是每次渡江,都被淮國大將劉詳、黃猗、萇奴、戚寄等人率兵拼死擋住。

    有好幾次,聯軍差點就要突破防線,雖然最後功虧一簣,但諸侯聯軍也發現了淮南勢力軍事將領不善用兵的弱點,正在研究對策給予致命一擊。不想,張太后迫於羣臣壓力,又啓用了淮南名將梁綱、樂就、李豐和紀靈等人,一下子又提高了淮南守兵的防守能力。

    如此又鏖戰了大半個月,聯軍憑藉人多的優勢,採用各種遊擊、疑兵、強攻等策略,讓兵馬人數佔劣勢的淮南守軍疲於奔命,聯軍又逐漸佔據了主動權。

    張太后和張勳發現梁鋼等人逐漸出現疲態,知道淮水恐怕不能長久守住,二人開始做最壞的打算,與袁術生前主要謀士李業商議對策。

    司徒李業雖然權力已被張勳架空,但是袁術對他有知遇之恩,他依然忠於袁氏,不想看到袁術之子死於非命。在知道求助江東已經不可能之後,他提出萬一淮水防線崩潰,便收攏數萬嫡系兵馬堅守壽春的計策。

    “太后,大將軍,壽春數年來在先帝手中已經累計囤積五六百萬石糧草,足夠十萬軍民守城數年。而聯軍數十萬兵馬圍城,必然需要長途調運糧草,難以持久。加上聯軍各懷鬼胎,一旦戰事長久膠着,便很容易爆發矛盾而分崩離析,猶如當年討伐董卓之事。”

    “李司徒說得有理,就這麼辦。”張太后和張勳聽了李業的分析,開始祕密實施固守壽春的計劃。

    但他們不知道,李業心中所想,實際上是隻要能堅持守住壽春數月,等到袁耀回來,他絕對不會躺在江東袖手旁觀,畢竟,壽春城中有他二三十個弟弟妹妹。

    而壽春經過袁術數年經營,如今城高牆固,聯軍再多,想要破城談何容易。

    這幾日,聯軍明顯感覺到了淮南兵馬戰鬥力正在逐漸衰竭,防守越來越喫力,衆人知道決戰的時候要到了。

    正好,聯軍從中原又徵到一千多艘民船加入戰鬥,使得同時可用船隻達到七千多艘,平均每艘載人八人,可同時運送大約六萬兵馬向南岸發起攻擊。

    曹操向董承提議發起最後一次最嚴厲攻擊:全部用上各諸侯的衛士營將士,這羣人不但戰鬥力最強,而且從未參與交戰,養精蓄銳已久,就等着最後給淮南軍致命一擊。

    相反,淮南勢力雖然還有十多萬兵馬,但是每次戰鬥,都要投入近十萬兵馬阻止聯軍數萬軍隊登陸,將士早已疲累不堪。

    這一天,衆諸侯採納了曹操的意見,盡將個人精銳衛士交出,得到二三萬虎狼之師,再配上數萬生力軍,一隻戰鬥力最強的龐大突擊隊成立了。

    聯軍選擇的攻擊點在淝口一帶(淝水入淮口),這裏一旦突破,聯軍就可以直接兵臨壽春城下。

    淝口的守將正是官復右將軍的紀靈。紀靈發現敵軍數千戰船正在向淝口一帶集中,便通知守在穎口邑(穎水入淮口的)一帶的梁綱和守在下蔡對岸的樂就二將派兵增援。

    二將也發現了敵軍船隻的動向,正在率兵前來相助。很快,三十多萬聯軍,七千艘渡船在淝口北岸兩側展開,長達十多裏。

    在南岸,也有多達十萬兵馬正在嚴陣以待。這些兵馬根據敵軍船隻數量分組,每十人一組,每組負責攻擊一艘敵船,其餘人馬在後面作爲機動兵馬,哪個地方出現漏洞或者被敵軍突破就往哪個地方增援。

    沿岸守兵除了每人佩戴一把環首刀、一杆長槊之外,還有很多人揹着弓箭和箭袋,有的人拉着車子,車上有大量石塊和蜂窩煤、煤爐等,還有很多士兵扛着一根長達七八米的圓木。

    弓箭自然是最主要的遠距離攻擊武器,在敵人來到河中央時,便可利用弓箭攻擊。等到敵人稍稍靠近了一些,再加上石塊和燒紅的蜂窩煤遠距離投送。

    石塊自不必說,燒紅的蜂窩煤落在敵船上或者盾牌上散開之後,殺傷力比弓箭還要厲害。往往一塊燒紅的蜂窩煤一炸開後,能把一船敵軍燒得娃娃亂跳,然後被弓箭密集射殺。

    圓木的作用是敵船來到岸邊,敵人準備下船登陸時,利用圓木撞擊的方式將敵船撞翻,或者將敵人撞傷撞死水中。

    經過弓箭、石塊、蜂窩煤和圓木等一系列攻擊之後,剩餘的敵人攻上岸來,最後的手段就是使用長槊和環首刀衝上去與敵人搏擊。

    可以說,在這樣一系列攻擊之下,一船敵軍能夠完整無缺登岸搏鬥的,幾乎沒有。這也是爲什麼憑河防守,少數兵馬可以阻擋數十萬大軍的原因。

    然而今日,北岸的聯軍躊躇滿志,勢在必得。六萬精銳將士渡河作戰,只要有三四萬人登上對岸,疲憊不堪的淮南軍必定崩潰。

    紀靈見到敵軍列陣集合完畢,所有船隻已經停靠岸邊排列整齊,知道敵軍即將進攻,大叫一聲:“生火!”

    隨着傳令兵發出命令,各組士兵從車上拿出小煤爐,放入蜂窩煤開始點火燒煤,用扇子使勁扇火。這是他們最近兩個月來發現的新式武器。

    隨着聯軍主帥董承發出命令:“出擊!”數萬精銳將士吶喊“必勝”的口號,衝到到河邊登上船隻,第一批三千多艘船發出十多丈後,第二批剩下的三千多艘全部發船跟上。

    紀靈在岸上高出左右觀望,發現今日敵船多了不少,心頭生出一絲不祥之兆。他很明白,經過連日鏖戰,將士們十分疲累。白天跟敵軍拼命之後,敵軍晚上可以安然入睡,而自己的將士晚上還得沿岸到處設防,防止敵軍偷襲,根本沒有什麼休息時間。

    今日敵船大增,敵軍士氣大漲,估計要趁淮南將士疲憊不堪,放手作最後一搏。

    紀靈伸手跟衛士拿來長槊,高高舉過頭頂,大聲叫道:“將士們聽着,紀某今日與兄弟們一同上陣殺敵,除死而已,絕不後退!”

    將士們見右將軍誓與衆人共生死,所有人感動得舉起長槊一起呼叫口號:“除死而已,絕不後退!除死而已,絕不後退!”一時之間,士氣大漲。

    曹操等人在對岸見到淮南軍呼聲震天,誓死守住南岸,不禁心中敬佩紀靈等人的大將之風。若不是紀靈、梁綱、樂就和李豐等人復出,聯軍恐怕早已在壽春城中舉行慶功大會。

    淝口一帶的淮河,在後世只有三百米到四百米之間的河道,但是在東漢時期,河道要寬得多,大約五百米左右。

    隨着敵軍的逼近,氣氛越來越緊張。弓箭手已經站在水邊搭弦等候,只待敵軍進入射程便會密集激射。

    張太后和大將軍張勳在壽春城中得報,今日敵軍增加了大量船隻集結在淝口一帶繼續進攻。二人已被連日來不停的進攻搞得坐臥不寧,此時聽說聯軍又增加了大量船隻,心中感覺不妙。

    張太后叫來張勳:“固守壽春的事情,準備得怎樣?”

    張勳答道:“太后放心,我部兩營兵馬在城中,車騎將軍(劉詳)兩營兵馬在城外,一旦敵軍突破防線,便可退入城中守城。太后不必多慮。”

    “唉,但願先帝創下的這份大業,不要斷送在我的手裏。”張太后突然一陣感傷。

    如今她才知道,袁術雖然生前只顧花天酒地,不問政務,但有他在,至少大家心中有主心骨,敵軍也不敢輕易覬覦。如今剩下孤兒寡母,人家立馬欺負上門。

    她突然有點後悔一時衝動捂死了袁術。

    “太后放心,我等誓死保護先帝創立的大淮基業。”張勳忙安慰道。

    “報太后,旗手傳來信號,敵軍已經發起攻擊!”通訊兵利用旗語傳來前線信息,然後宮中官宦又把信息傳給張太后。

    “知道了。”張太后道。

    宦官退下去後,張太后和張勳兩兄妹呆呆坐着,一語不發,等待前線再次報來消息。在前堂的朝堂上,衆臣也在靜靜等待前線戰報,大家心中都有不想預兆,一個個沉默無語。

    “報太后,大公子率兵來援!”等了一會兒,宦官又跑進來報告。

    “什麼?”張太后大驚,張勳也大驚,朝堂上的大臣們也是一陣騷動,“大公子率兵來援?”

    大家都沒想到,袁耀早不來,晚不來,就在這個時候突然來了。聽到這個消息,人人心情各異。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