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神聖羅馬帝國 >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
    要是自己作死,那就真的會死。聰明人看到國企的大動靜,一早就開始跟風了。

    反應不過來的,那就活該倒黴。沒看皇室產業都在逃命了麼

    皇家銀行都可以看做是奧地利經濟的風向標,只要銀行收緊銀根,一準是經濟出現了問題。

    公開經濟危機更加不可能,那麼幹,沒有經濟危機,也會人爲製造出經濟危機來。

    市場一旦發生了恐慌,帶來的損失比經濟危機更加可怕。根據弗朗茨的經驗,經濟危機就是在比賽,誰跑的快誰就是贏家,誰接了盤誰就活該倒黴。

    費利克斯首相解釋道:“陛下,這次經濟危機不同於以往,完全就是單純的產能過剩。不光是我們,絕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出現了產能過剩。

    美國內戰、普俄戰爭,讓這種危機變得更加嚴重。戰爭發生前,各國就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苗頭。

    如果當時危機爆發,市場很快就會自我調節過來。現在不一樣了,初步估計國內的產能應該超過市場需求的30,某些產業可能超出市場需求的一半,還有可能更高。

    除了讓市場優勝劣汰,淘汰掉弱者外,我們根本就別無選擇。全世界都找不到這麼大的市場,掀泄這麼大的產能。”

    這是發戰爭財的後遺症了,俄國人戰爭時期大部分物資都是奧地利壟斷供應的,這就導致了奧地利很多行業產能過剩。

    戰爭結束後,市場進行了一定的自我調節。然而,經濟轉型不是幾個月就能完成的。

    現在經濟危機來了,很多反應慢了一步的企業自然就逃不掉了。

    當然,對大企業的衝擊或許不是太致命,畢竟前兩年發了戰爭財,積累了資本實力。

    只要沒有盲目擴張,現在兜裏都還有些錢,擁有度過這次危機的彈藥。

    產能過剩嚴重,這也意味着靠對外輸出,無法擺脫危機。經濟危機爆發,國際市場很快就會萎縮,屬於奧地利的市場就只有本土和殖民地。

    別的海外市場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不是市場大小的問題,而是購買力大小的問題。

    不管怎麼說,奧地利也是這個年代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了。人口超過奧地利的國家還有兩個,然而市場卻遠遠無法與之相比。

    當然,計算殖民地的話,這個排名就後退了一位。英國人依然是這個年代的王者,沒有人可以和他們比。

    弗朗茨點了點頭,辦法不是沒有,只不過不符合這個時期。經濟危機爆發,讓傳統產業危機爆發。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加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傳統產業沒有足夠的利潤,資本家們就不得不把眼光放在新興產業上。

    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奧地利的新興產業就會四面開花。在這種背景下,弗朗茨自然不會干預了。

    倒在經濟危機中資本家,就只能算他們倒黴了。自己的投資眼光不行,怪得了誰

    就當是新時代的祭品,爲第二次工業革命做出貢獻。投資眼光不行,就算是僥倖逃過這一劫,後面也要倒在工業革命新舊交替中。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