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神聖羅馬帝國 >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裏
    發生在巴拿馬地區的“誤會”實在是太大了,一次意外的武裝衝突都能幹掉一個師,這種事情說出去都沒人敢信。

    解釋就是掩飾,不會有任何作用。事發後不久,奧屬中美洲殖民政府就宣佈爲此事負責,實際上也是弗朗茨干預的結果。

    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還可以避重就輕,儘可能的挽回國際聲譽,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追究責任自然是不存在的。奧屬中美洲殖民政府的做法並沒有錯,這年頭的殖民帝國就這作風。

    類似的事情,又不是沒有發生過。只不過影響沒有這麼大,哥倫比亞不僅是獨立國家,更關鍵的這是一個白人國家。

    對這種事情,歐洲民衆一直都非常敏感,尤其是衆多小國,更是物傷其類。

    在很多人看來,今天他們不站出來替哥倫比亞說話,沒準明天就有類似的事情落到自己頭上,也沒有人肯出頭。

    就和原時空的英布戰爭差不多,奧地利也被輿論噴的狗血淋頭,國外的使館門口都圍着示威人羣。

    當然,主動承擔責任的做法還是有用的,讓維也納政府的國際形象看起來沒有那麼糟糕。

    噴就噴吧,這年頭的列強誰沒被噴過啊!反正大家也就是嘴上說說,不可能真的採取行動。

    相比維也納政府的淡定,弗朗茨反應就要強烈的多了。如果奧地利也孤懸海外,弗朗茨也可以不在乎國際聲譽,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糟糕的戰略位置決定了奧地利必須要做擁有一個良好的國際形象,以便在外交上獲得更多的選擇。

    ……

    “巴拿馬政府籌備的怎麼樣了,我們什麼時候能夠撤軍?”弗朗茨關心的問

    殖民大臣斯蒂芬:“陛下,巴拿馬政府已經組建完成,隨時都可以宣佈獨立。

    現在的問題是他們缺少自保的武裝力量,一旦我們撤軍,他們很難擋住哥倫比亞政府的反撲。”

    巴拿馬地區想要獨立也沒有那麼容易,原時空還是美國人親自出兵干涉,哥倫比亞政府迫不得已才無奈退讓的。

    這不是沒有代價的,美國人不惜一切代價,那是巴拿馬運河對他的至關重要。

    奧地利就不一樣了,奪取巴拿馬地區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搗亂,讓巴拿馬運河無法順利通航。

    價值不一樣,能夠付出的代價也不一樣。爲了巴拿馬地區,搞得南美各國兔死狐悲,一起抵制奧地利那就得不償失了。

    這種背景下,在策動巴拿馬獨立運動的同時,奧地利必須要儘可能減少自己的存在感。

    換句通俗的話講那就是:當了婊子,還想要立牌坊。

    弗朗茨詫異的問:“不是有種植園主麼?難道他們的力量,還沒有辦法抵擋哥倫比亞入侵。”

    巴拿馬地區還沒宣佈獨立,弗朗茨就先把哥倫比亞政府鎮壓叛亂的軍事行動定義爲“入侵”,政治意義不言而喻。

    斯蒂芬皺了皺着眉頭,解釋道:“陛下,南美地區的情況很特殊,移民大部分來自於南北戰爭時期那次移民,缺少貴族中堅力量。

    奧屬中美洲地區被我們長期經營,這方面的缺陷逐漸得到了彌補,軍事實力尚可。

    巴拿馬地區就不一樣了,當地沒有大種植園主、大殖民公司,之前又不在我們控制範圍內,沒有辦法在當地組織軍事訓練……”

    弗朗茨聽明白了。南北戰爭時期的移民,很多人都是爲了躲避戰爭才跑路的,這意味着當地民衆的戰鬥慾望不強烈。

    “缺少貴族中堅力量”,換句話說就是缺少軍官。

    沒有“大種植園主、大殖民公司”,意味着當地沒有強大的地方武裝力量。

    沒有“組織軍事訓練”,意味着現在徵的兵,都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或者是剛剛走出車間的工人,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訓練。

    這麼多原因加起來,就意味着即將獨立的巴拿馬地區,軍事力量非常薄弱,短時間內無力和哥倫比亞政府軍抗衡。

    實際情況可能還會更糟糕,所謂的哥倫比亞政府殘暴統治,剝削壓迫當地民衆,本身就是政治需要出現的,真實性有幾分還有待考證。

    巴拿馬獨立組織是奧地利一手包辦的,能不能獲得當地民衆的支持,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奧屬中美洲殖民政府提供的資料,同樣也參雜了個人情緒。完全造假他們還沒那麼大膽子,進行藝術加工還是少不了的。

    這種事情,屬於官僚集團的本能,根本就沒辦法杜絕。不要說這個通訊不變的時代,即便是到了互聯網時代,同樣是屢禁不止。

    “現在的國際局勢,我們不適合直接佔領巴拿馬地區,撤軍是早晚的事情,並且這個時間越早越好。

    針對這種現實情況,殖民部有什麼計劃?”

    殖民大臣斯蒂芬:“我們正在組織移民,經過殖民政府的努力,目前已經說服十幾支殖民團隊移民巴拿馬地區。

    這些民間武裝力量,將成爲前期對抗哥倫比亞政府軍的主力,幫助巴拿馬政府度過最艱難的歲月。”

    弗朗茨點了點頭,這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卻是眼下最適合奧地利的選擇。

    有“移民”這塊遮羞布,總比直接上僱傭兵的強。

    不管怎麼說,只要這些“武裝移民

    ”拿到了巴拿馬地區的戶籍,就是巴拿馬地區民衆和哥倫比亞政府間的矛盾。

    當然凡事都有利有弊,民間殖民團隊也是需要回報的。現在靠他們賣命,未來巴拿馬地區的利益就要分他們一大份。

    類似的事情,在奧地利殖民進程中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殖民部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

    正是依靠大大小小的民間武裝團隊,奧地利才能夠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時間裏,建立起了龐大的殖民帝國。

    這方面弗朗茨還是很大方的,讓野心家跑到海外去搶地盤,總比留在國內搶地盤的強,殖民地上大大小小的封地貴族,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現在的實際情況,比弗朗茨預想中還要好上一些。封地貴族雖多,卻沒有稱王稱霸的,更沒有鬧獨立的。

    這就夠了,要知道在預想之中,他還做好了等諸侯做大,就允許他們建立邦國的思想準備。

    事實證明他想多了,歐洲流行的是血統論,沒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說法,就算是想要當國王、皇帝,也要先看民衆支不支持。

    貴族們的開擴性也沒有他想象中那麼厲害,再拿到封地過後,一個個就開啓了種田之路,並沒有一路開疆擴土、建國稱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