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神聖羅馬帝國 >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裏
    當然,沒錢、沒人也是制約野心的最重要因素。

    開疆擴土可是很費錢的,殖民地經營前期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家底再厚實也經不起戰爭折騰,兜裏的錢消耗完了,想不停下來種田都不行。

    沒人就更不用說了,再大的貴族能夠動員的移民都有限。頂多也就那麼十幾二十萬,就這麼點兒人口,還不老老實實的種地,稱王、稱霸完全是活膩了的表現。

    傻子或許存在,但是能夠打下一片基業的貴族,絕對不是傻子。沒有足夠的實力,拿什麼和中央政府講條件?

    “巴拿馬問題,就按照你們的計劃進行。除了現役軍人不能出現在戰場上外的底線要遵守外,其他的殖民部根據實際情況安排。

    外交部儘快和哥倫比亞政府進行談判,爭取早日達成賠償協議,然後將俘虜移交給巴拿馬地方政府,剩下的問題就讓他們和獨立組織慢慢鬧吧!”

    底線必須要遵守,這是遊戲規則。不光是顧及國際影響,更重要的還是保護自身的利益。

    現在的國際政治遊戲規則本身就是英法奧三國牽頭建立的,建立的宗旨就是爲了維護三國利益,盲目掀翻了棋盤,奧地利的損失只會更大。

    別的不說,光殖民地的維護成本就會大幅度增加,某些偏遠的殖民地甚至還會易主。

    選擇儘快處理,實際上也是爲了平息輿論風波。現在的輿論對維也納政府非常不利,繼續拖下去只會更加糟糕。

    支付“賠償”金,只是爲了讓哥倫比亞政府承認這是一起“誤會”。當事人都說是誤會,其他人再嘰嘰歪歪,那就是栽贓陷害了。

    引導輿論弗朗茨還是很有經驗的,在這個通訊不變的年代,掌控輿論的就是報紙,想要顛倒黑白太簡單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英國人這個時候挑起輿論攻勢,實際上也是一次神助攻,只要把問題往倫敦政府身上引就對了。

    “英國政府栽贓陷害奧地利,故意誇大其詞、扭曲事實真相”,這個說法弗朗茨自己都快要信了,何況是普通民衆呢?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陛下,如果英國人不干預,要說服哥倫比亞政府不難。

    可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倫敦政府想要趁機做文章,打擊我們的國際聲譽。

    我擔心哥倫比亞政府會提出一個天價賠償金,故意讓我們難堪。”

    這種擔心不是多餘的,在利益面前人總是容易迷失的,只要英國人一忽悠,哥倫比亞政府提出“天價賠償金”幾乎是必然。

    答應了,奧地利就成爲了冤大頭;不答應,輿論上又過不去,不符合儘快平息紛爭,悄然無息吞下巴拿馬地區的戰略。

    略加思索後,弗朗茨冷笑道:“如果總數談不攏,那我們就主動開個天價。比如說:每個陣亡士兵的撫卹金提高到一千神盾,不過要哥倫比亞政府提供死亡證明。

    至於財物損失,我們不用太過計較,可以適當做出讓步。這筆錢要不要給,最後會給誰,現在還無法確定。”

    “死亡證明”這就是一個笑話,巴拿馬地區都在奧軍手中,想要毀屍滅跡還不簡單。

    哥倫比亞政府拿不出來證據,最後需要支付撫卹金的人數,就是維也納政府說得算。

    總人數下去了,支付的標準再高,實際上也就那麼回事。

    既然對這次事件定性爲了“誤會”,要是陣亡的人數太多,那就沒說服力了。

    相比之下,財物損失賠償就好商量了。這些錢,既可以支付給哥倫比亞政府,同樣也可以支付給巴拿馬地方政府、或者說是獨立後巴拿馬政府。

    巴拿馬地區想要獨立,哥倫比亞政府肯定不會答應,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戰火過後當地百廢待興,勢必需要大量資金進行重建,這筆錢指望巴拿馬政府肯定是拿不出來的,最後還是要由奧地利政府出。

    反正都要出這筆錢,弗朗茨也不介意提前拿出來買名聲。等未來吞併巴拿馬地區後,這些投資又收回來了。

    當然,哥倫比亞政府也需要安撫一下,前期還是要給點兒錢,要不然人家不會配合。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