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608章 日常家事
    李琬琰倒也還知道幾分適可而止。

    她並不認爲她一個有夫之婦還能饒幸獲取周王殿下的恩寵,有朝一日成爲真正的人上人,不過這當然不妨礙她主動和陶才人攀交,爲將來先作鋪墊,又沒想到的是陶才人竟然那樣的和氣可親,半點不存高不可攀的架子,三、兩面後就主動和她姐妹相稱,彷彿相逢恨晚。

    這纔是真正的大家閨秀呢,知書達理,根本不是顧春歸這麼個破落戶出身的孤女比得上的,李琬琰於是和陶芳林交心之時,便多少帶着幾分詆譭春歸的口吻——她倒也聽說了,原本沈夫人看中的長媳就是陶才人,雖說後來不知爲何沒成姻緣,但想必陶才人對顧春歸是有嫌隙的。

    又雖則陶才人只說“各人有各人緣法”的話,並沒有接口和她議論顧春歸的不是,但看得出待她是越來越親近,足證她的詆譭,是合了陶才人的心意。

    李琬琰這時便端起大表姐的架子來,用規勸的口吻說指責的話:“殿下與趙副使去巡訪江南民情,表妹原本不應該相跟着同去的,我們婦人家就不能干預外務,更不能夠拋頭露面……”

    “表姐既這樣知規,當然不用我再多嘴提醒了,現而今殿下已到南京,表姐仍住吳王宮的內苑大爲不便。”春歸現如今連陶芳林都不情願應酬,就更別說和她這位根本不當她是家人看待的大表姐虛以委蛇了,很乾脆的打斷了李琬琰的指責並要求她搬回安樂院去。

    李琬琰的臉色頓時有如生鉛。

    陶芳林笑道:“殿下又不是來南京遊山玩水的,白晝忙於公務,並不會在內苑,便是晚上會來內苑安置,那會兒子琬姐姐只在霽朗院裏,並不妨礙什麼。”

    “表姐當然不會妨礙陶才人,只是會對自己的聲名有礙。”春歸道。

    陶芳林:……

    李琬琰只好忍氣,硬擠出一絲笑臉來:“原本殿下既到了南京,我也確實不便在住王宮內苑,今早過來也是向才人請辭的。”又收了笑臉,這回乾脆連規勸的口吻都省了:“表妹竟也曉得聲名二字,那你可算承認你出京之後的行爲有違德禮?”

    “我與表姐奉行的德禮大有差別,表姐就不要再以己度我了,我與陶才人還有正事商量,還請表姐先向外祖父言語一聲兒,稍後我才能

    問外祖父、舅舅舅母安康。”

    不提李琬琰的內心是何其憤怒,這晚上陶芳林盼星星盼月亮的到底是把周王盼來了她的霽澤院——雖說是偌大一個內苑只住了陶才人這麼一位親王妾,但她到底是妾不是妻,便是周王妃遠在北京,吳王宮也還並不屬於周王永久擁有,大家都只是暫住而已,陶才人也沒膽子霸佔在內苑的正房,而周王卻是在內苑正房起居,也就是說就算周王不在外苑案牘勞形,陶才人也未必能見周王一面。

    昨晚周王便把她拒之門外了。

    但今日周王卻來和她共進晚餐,陶芳林怎不心花怒放?但心花怒放之餘也還沒有忘了見縫插針的挑事:“妾原本是以爲顧宜人和李大娘子是親友,交好李大娘子正合顧宜人的心意,所以才請了李大娘子住在霽朗院,心想要是哪日殿下不回內苑,我也好留了顧宜人下來,都在內苑起居,這樣便更多機會和顧宜人親近了,怎知……顧宜人竟爲此數落李大娘子,妾才反應過來她們表姐表妹原來非但不要好,甚至還有嫌隙。”

    “那必然是李氏有毛病了。”周王頭都沒擡就甩出一句。

    陶芳林:……

    <

    br />

    她一半是真含酸一半是假妒嗔:“殿下都沒問明白是怎麼回事,就這樣武斷的?”

    周王端着酒杯,帶笑看向陶芳林:“那她們是爲何事起了爭執?”

    陶芳林這才把今早的爭執說了。

    “我就說李氏有毛病吧,我這話纔沒有毛病。”周王輕哼一聲:“她只是個當表姐的,要沒顧宜人,現下還在鐵嶺衛流放呢,也沒人指望她一個罪臣之女小農之婦懂得大體是非,但她要真明白何爲德禮,就當先記知恩圖報,可她滿嘴的仁義道德,也不想想自己哪來的資格指手畫腳。”

    “妾這回又操着好心,辦了壞事。”陶芳林嘆一口氣:“就怕顧宜人更要和我生份了。”

    “我今日來正是爲了提醒你,一件是內苑的人事,你全聽顧宜人安排,爲的是杜絕內苑宮人窺刺泄密,另一件是我既在南京城真真正正的露了臉,接下來就少不得有官眷間的應酬,你也得按照顧宜人的交待行事,這節骨眼上,收起你那些小聰明,你不是李氏,我多少還是相信你的,陶才人還算懂得何爲大體。”

    還算懂得大體的陶才人

    心頭躥起的妒火險些沒有燒穿天靈蓋,臉上卻只能是心悅誠服的神氣,她以爲她的演技已經足夠高深莫測,卻沒想一雙眼睛,那瞳仁裏甚至都倒映出心頭妒火的形狀來了。

    周王看得分明,不露聲色。

    而這一天傍晚,此時此刻,蘭庭也回到了安平院,正聽春歸說起她剛看完的從京城太師府送來的家書,寫信的人是二老太太,老人家還沒忘了叮囑春歸別忘了繼續精進琴藝,這讓春歸很慚愧,因爲她這回南下連瑤琴都沒有隨身攜帶,早就把精進琴藝的事體拋去了九宵雲外,不過這些閒情逸趣的日常事春歸自然不會對蘭庭說起,她說的是另一件事。

    “幾乎是咱們剛到江南,老爺便得調令,與夫人這時已然回了京城,二叔祖母說,老爺應當也會有家書寄達南京,確然是有一封,寫的是讓逕勿親啓,我便沒拆,一陣後等喫罷了晚飯,逕勿自己看吧。”

    安平院裏不曾建設廚房,所以一日三餐只好等待“公派”,這會兒子飯菜還沒送來,春歸和蘭庭只是坐在廊廡底喝着茶等喫的,春歸沒急着把趙大老爺的家書拿給蘭庭拆閱,是她莫名覺得那封家書會影響蘭庭的心情。

    “老爺調職一事,在我預料之中。”蘭庭先道。

    春歸只作洗耳恭聽。

    “老爺那性情,着實不大適合身居高位,當初皇上起復他爲地方知州,實乃權宜之計,只而今局勢已與當時不同了,江南事重,軒翥堂又已正式涉入儲位競爭,老爺若仍治管一方,怕就算有尹兄協佐,也難以抵禦四方八面的明槍暗箭,所以是我相求許閣老,諫言讓老爺調職回京。當然,這樣一來尹兄也可趕來金陵,相助我一臂之力。”

    當兒子的竟然能夠干預當老子的官運,且還說得如此的理所當然,換一番情境恐怕會讓春歸嘖嘖稱奇,當她而今已經對自家大爺的“才幹”瞭如指掌,表示很能接受這件有悖常理的事體。

    不過想到南下途中,路經汾陽時,蘭庭儼然提都沒提他對老爹的職官已有安排,以至於趙知州在家宴時喝得幾分上頭後,還賦詩一首表達在外爲官不知何時才能歸家的傷感之情,春歸越發覺得自己的翁爹有些可憐了。

    當老子的被兒子安排竟然連事先商量都不得一句,說句“窩囊”彷彿都不過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