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鍋虧 >第40章 是心在作怪
    ,最快更新鍋虧最新章節!

    九十年代初期,在落烏這個偏遠的農村,人們特別“信神”。

    那時,寧孺威經常聽老年人說起:我們凡人,什麼人都可以得罪,就是不能得罪上天的神靈。還說: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是上天註定。如果神靈要讓這個人死,他就不得生。如果神靈要讓這個人生,就算經歷再多磨難,他一樣會活的很好。又說:如果神靈註定,一個人該是做農民的命,任你再怎麼努力,也終歸是農民。一個人該是當官發財的命,就算任何困難都阻止不了他手捧“鐵飯碗”的日子。

    而寧孺威的童年,正是在一羣“信神”的人周圍成長起來。

    記得寧孺威八歲那年,一個冬日的早晨,睡眼朦朧中的他,見羣山銀裝素裹,白雪皚皚,那難得一見的冰天雪地,頓時令他欣喜萬分。

    由於寧孺威家住的比較落單,身邊除了姐姐外,並沒什麼玩伴兒,那時的寧孺威,還只不過是個頑皮的小孩。見滿山是雪,本就不安分的那顆心,不由自主想找個玩伴兒,分享他心中的喜悅,便想到去找鄰近的侄兒,一道上山玩雪。

    可正當寧孺威要出門的時候,寧媽媽問了一句:“這一大早的,你是要上哪兒去?”。

    “找二毛,堆雪人!”寧孺威毫不假思索回答了母親的話。

    “怕你要找什麼毛,找二毛,你給我回來!”。

    當時寧媽媽那嚴厲的表情,令寧孺威十分困惑。

    平時都是一早起牀就出門找二毛玩耍,待到喫飯的時候回來就可以了,爲何今日寧媽媽對寧孺威那麼苛刻?但寧孺威當時還是聽了母親的話,一個早上都悶悶不樂地待在火鋪上烤火,等早飯。

    直到那天下午,寧孺威才明白,原來寧孺威堂哥堂嫂又爲他們的大家族新添了一侄兒。

    在那時,農村生娃兒從來都沒有人上過醫院,也沒那個條件上醫院,但在自己家中生娃兒,也是很有講究。

    如果哪家人要生娃了,就得事先通知接生的人來到家中等候着,在這個過程中,主人家是不會輕易讓人與待產婦接觸。

    娃娃的出生,首先就得要有文化的人來迎接出生,若是農民或是文盲給娃娃接生,娃娃生下來也就是農民和文盲的命,就算往後送他讀多少書,這人一輩子也就是當農民和文盲的料。

    正因如此,在落烏方圓數裏,只要有人生娃,就得請隔寨的繡花嫂。繡花嫂可是落烏不多讀到初中畢業的女子。一年四季,她都在忙於給別人接生。自從她嫁入落烏十多年來,也不知爲多少人接過生,當然也包括寧孺威。

    如果這個接生算得上有講究的話,那麼逢生就更有講究了。

    娃娃生下來,第一個逢他出生的外人至關重要。

    娃娃第一個接觸的外人,就是他接觸社會的開始。如果娃娃遇上逢生的人是農民或土蠻漢兒,他這一輩子就是跟着那個人變成農民或土蠻漢兒的命;如果娃娃遇上逢生的人是有文化的人,那他這一輩子也會跟着這個人的命,變成有文化的人。

    所以,寧孺威後來才知道,爲何母親不讓他去找二毛的原因。那時,寧孺威只能算作一個頑皮的小文盲,就算去了二毛家,堂哥也會把他拒之門外。

    小時候,寧媽媽常和寧孺威說:“小威。你生來命好,你曉得不?第一個爲你逢生的人是你姨姨,你今後肯定是有文化的人!”。

    當時,寧媽媽和寧孺威說這話的時候,他還不明白母親話中的含義。

    直到二十多年後,寧孺威才問起母親,弄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爲寧孺威逢生的人是他姨姨,他姨姨在落烏,就是姨父的稱呼。那時,寧孺威的姨姨是落烏完小的校長,有工作有文化,方圓數十里,人人敬仰,德高望重,可謂聲名遠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個名聲,用當時的話來講,就是特別產得響。

    給寧孺威逢生的人,就是這樣的風雲人物。也正是遇上這樣的風雲人物,寧媽媽才一直說寧孺威命好,一直堅信他將來必有出息。

    娃娃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龍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說生娃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件大事,這信信上天還說得過去,但就在某些小事上,也把信上天和信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建房子看座向,搬家選黃道吉日看時候兒,辦事務看期程,結婚要根據兩個人的八字來推算好日子等這些現象,在落烏很普遍,不足爲奇。

    但有些事情,似乎太過餘了。

    記得小時候,寧媽媽帶寧孺威去趕場。那個年代,家中沒有錢,什麼都是省喫儉用,但是寧媽媽在場上還是不忘給寧孺威買幾個油粑粑喫,剩下不多的錢,寧媽媽什麼都不捨得用,但必須給寧孺威抽幾張豎牌。

    其實豎牌這東西,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用幾張硬一點的紙殼,上面胡亂畫些圖像,然後故裝神祕兮兮的人,坐在那裏故弄玄虛罷了。

    但是,寧媽媽就是願意去信這個,就是甘願去花這個錢。

    記得那天,寧媽媽爲寧孺威抽到兩張牌,上面畫的圖案,至今寧孺威還清楚地記得,是一個戴着官帽的人站在高樓大廈下面微笑着揮手。寧媽媽剛抽出來,那神祕兮兮的人急忙就說:“你兒子以後要住高樓大廈。你看,這生來就是當官的材料嘛!”。

    當時寧媽媽心中那份喜悅自然是不言而喻。直到趕場回來很久,寧媽媽見人就和人家說起此事,爲此感到非常自豪。

    還記得有一次,寧媽媽不知哪裏得來的消息,說寧孺威犯什麼地王運,要去問問神仙。

    那時,正逢繁忙的春耕時節,寧媽媽毅然放下手中的農活兒,第二天一早便要帶着寧孺威去很遠的地方見神仙。當時家裏可謂窮困潦倒,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寧媽媽爲此費盡心思,最後纔想到,拿出了家中自家人平時都捨不得喫的幾塊臘肉,這或許也是當時家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了。

    寧媽媽將臘肉一塊一塊打理乾淨後,背上背篼,迫不及待地帶着寧孺威去到了那個所謂神仙的家。

    那個神仙的樣子,寧孺威至今還記得,是一個七八十歲頭髮花白的姥太婆,至於那天她和寧媽媽說了什麼,寧孺威根本就不清楚,只記得當時神仙讓寧孺威喝了一碗水,回來的時候,寧孺威脖子上戴了小段紅布。

    這一趟,反正寧媽媽是高興了。她認爲,雖然賠上了幾塊臘肉又耽誤了一天工夫,但是物超所值。

    又比如說,某某人今天手頭有寬餘的錢了,要上場去打幾胡牌,臨行前,就得要找個老先生事先看看方位,坐在哪一方纔能贏錢;哪家人的豬娃兒,最近又不進食了,肯定又是什麼神靈在作怪,要打幾掛長錢去豬圈門口燒燒,好打發神靈去找住別家;哪個上山望牛,牛不見了,回來找老先生掐失,問問牛在什麼方位;某某人和某某人結婚,事先又沒找老先生看看八字,兩口子八字不合,夫妻雙方又不得終老;張三的香火又沒有安正,沒有找老先生開過光,導致他做什麼什麼不順;哪個小孩今年又犯地王運,如果這個地王運不攪,今年又會怎麼怎麼樣等......

    而他們口中的“老先生”及從事這一系列送神送鬼攪運性等,在落烏確有這麼一個人,他就是神,送神做法,他什麼都會,通神廣大,他無所不能。

    這個人就是“惠六公”。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