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康乐天下 >第五十六章 离长安赠文姚兴,经骊山巧遇山兵(1)
    ”con148827”>

    第五十六章离长安赠文姚兴,经骊山巧遇山兵

    谢瑍很清楚,江北经过多年的割据战乱,城头变幻大王旗,给人们造成了伤害和苦难太多太大。因为这些异族的统治以及彼此之间的征服和被征服,却客观上推进了民族的融合。黄河南北及关中地区乃是遭受战祸最剧,社会经济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有的地方甚至成了无人区。即使如此,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战事间歇期间,有的当权者,不得不推行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措施,以恢复被破坏殆尽的社会经济。如后赵石勒、石虎,前秦苻坚、后秦姚兴等,史载曾出现“豪右屏气,路不拾遗”、“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年谷频登,百姓乐业”等景象,当然这里不乏有溢美之辞,但也反映出破坏之后的恢复和发展。这个漫长的过程,也使民族融合渐渐日常化,开始了和平相处。当然,鉴于那个时代的局限,妄谈什么平等、公正是不可能的,毕竟血统论还占着上风,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豪门,甚至豪门才是朝廷的风向标。

    因为战祸的创伤,民众惟求生而已。晋军克复州郡,推行新政,律令严明,豪门惊惧,原来那些奴籍或者依附豪门的农户,得到自由的机会。本来就不多的豪门(为统治者劫掠或者灭族的也不少)在此受到冲击。魏晋是门阀阶级鼎盛之时,乘此北伐之机,减弱直至消除门阀统治,这是谢瑍的高明之处,也是形势使然。因为皇帝陛下孝武帝要提高皇权,抑制豪门,这也是谢瑍得以重用的最根本原因。故此新政得以在江北刚被克复的州郡实施,如果在江南实施此政,怕是孝武帝有圣旨,也会遭到江南门阀的集体反对,到时候就可能又要换皇帝了。这也是谢瑍一直注重教育的原因。攻略天下,是王道;教化天下,才是圣道。所谓内圣外王,虽不完美,却是实用。

    姚兴本就有“贤君”之称,此刻受谢瑍教导,心中顿有千万念头。

    静光寺,寮房。

    谢瑍正闭目端坐。

    “大少爷,姚殿下派人送来礼物。”姜孝的声音在耳旁想起。

    送走了姚兴和慧宁,谢瑍就一直这样坐着,姜孝和谢琼不敢相问。

    谢瑍这时有些恍惚,自己到底是谢瑍还是萧重?重生以来,知道回不去了,所以尽力融入这个陌生的世界,严以律己,从未出现过那个懒散随意的萧重。今日之态却是说明,自己内心深处,还是萧重。

    她还好吗?还在苦候己归吗?

    谢瑍睁开微闭的双眼,眼底的一抹苦楚一闪而过。

    “收着吧。”谢瑍淡淡道,看姜孝有些意外,于是又解释道:“离开的时候,请寺主转交姚殿下就是了。不然推来让去,徒增麻烦。”

    “大少爷就不看看是什么礼物?”姜孝问道。

    “不用看。”谢瑍吩咐道:“也别动,原样奉还。”

    “诺!大少爷。”

    “兄长,要不我们出去走走?”谢琼跃跃欲试道。

    “善!”谢瑍点点头。

    三个人走出寺来。

    路上只有零星的几个行人,面色枯瘦,没精打采的。谢瑍顿时蹙眉,暗暗责怪姚兴枉有圣君之名,城内竟然如此荒凉冷清。谢瑍倒是忘了,姚苌也是刚刚称帝,经营时日尚短。而姚兴直到要长死了才上位,还早呢。

    谢瑍很难相信,虽然新城不大,没想到萧条如此。昨日谢瑍入城之时,相随人甚众,他自己进入了空明之境,对外事竟浑然不知。

    看着破败疲敝的小城和衣衫褴褛的行人,谢瑍突然觉得自己不该为了实施新政而放慢北伐的步伐。想到关内大饥,人相食之惨绝人寰的景象,谢瑍恨不得立刻完成北伐。早一天完成北伐,这些地方就能早一日恢复安定,即使暂不施新政,也能救更多的人。这个勤劳智慧却多灾多难的民族,已经受了太多的苦难。既然上天给自己了这样一个重生异时空的机会,如果满足于四平八稳的行事,那就太对不起这份先知先觉了,更对不起这个智慧勤劳的民族,也对不起自己。

    就这样走着,谢瑍的脚步愈发沉重起来。

    但是新政才是将来的根本,欲速则不达啊。谢瑍心中暗叹,自己到这里的时间太短了,哪怕早到一两年也好,至少有个布局。可真要按部就班,关内的惨剧就会重现。

    想到这里,谢瑍止住脚步,左右看了看,对二人说道:“回吧。”

    姜孝和谢琼虽然不明白谢瑍为什么刚刚出来一会儿,但他们对与谢瑍的决定已习惯了服从,两人相视点头。

    在佛寺的寮房内,谢瑍看两人尚有疑虑,遂对二人解释道:“情况有变,我们得尽快回去。守礼兄,你和琼弟准备一下,然后出去看有没有稀罕之物买点带回去,我给姚子略留点念想。今夜早憩,明日凌晨启程。”

    “诺!”两人抱拳施礼,各自准备不提。

    既然决定要走,谢瑍自然不会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

    他拿出昨日写好的《阿房宫赋》,这是留给姚兴的礼物。封好以后,他按照记忆写了几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金刚经》。这是给慧宁的。后世金刚经人为的被分为三十二品,五千余字,谢瑍拟选写部分(前三品),共332个字。为了与佛法相称,用颜体小楷书写,字体雍容端庄。谢瑍写的很用心,整个人显得平和而庄严。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伴着谢瑍的书写,这寂静的佛寺里,似乎有了某种感应。本来谢瑍是想写前三品给慧宁做个纪念,写着写着,等要换纸时,才发现已经写了五品。只好摇摇头,也不落款,等墨迹干了也收起来。

    姜孝和谢琼回来了,并没买到什么,后世的那些陕西特产,或许现在都还没出现,也或者此时没人有心思做那个,没有倒也正常。谢瑍想了一下,点点头道:“没有更好。”两个人看看谢瑍,没明白谢瑍的意思。

    一夜无话,谢瑍等人翌日早起练功完毕,谢瑍也不多言,吩咐谢琼拿了自己写给慧宁的部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相谢这两日的留宿和膳食。自己和姜孝收拾好东西,一起向惠宁辞行。

    惠宁闻听谢瑍前来辞行,很是意外,急忙迎接出来。

    谢瑍抱拳秉首道:“大师,子明等近日多有打扰,特来相谢辞行。”

    惠宁双手合十道:“居士慧博,贫僧受教良多,小寺蓬荜生辉。何不多呆几日?”

    “谢大师相留。”谢瑍抱拳道:“昨日忽然想起,家中尚有要事,急需离开。来日方长,有缘再会。”

    “居士既然要事在身,贫僧不便多留。”惠宁颔首道:“希望与居士再逢受教。”

    “大师客气了。”谢瑍说着,向谢琼挥手示意道:“将东西交给惠宁大师吧。”

    “这是?”惠宁问道。

    “此乃《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一部分,特赠于大师,以谢大师近日之照顾之情。还望大师莫嫌鄙陋,收下为盼。”

    谢琼双手将经文奉上,惠宁接过经文,刚要展观,谢瑍又道:“大师,子明还有一事相求,这是鄙人写给子略兄的辞呈和一篇文赋,还请大师转交。另子略兄相赠之物,尽在寮房内原封未动,请大师转交,子明就不亲向太子殿下辞行了。”说着谢瑍递上手中的信札抱拳施礼,“谢过大师,我等告辞。”

    谢琼和姜孝也一起抱拳施礼。【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