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不死鳥的傳說之一宿命 >74 施粥
    壽春王歉意地說:“麻煩何姑娘了。”

    這位謙謙君子,總是那麼溫潤如玉。我笑着說:“聽聞殿下吹得好笛子,阿草若聽到殿下的笛聲,當不勝榮幸。”

    我退出寢殿,到對面書房開藥。

    我剛寫完最後一個字,只聽門外有人通報:“公主駕到!”

    我一愣,又是太平公主?她這次倒是真的很關心自己的這幾個孃家的侄子,一連兩天都來探望。

    我拿着藥方,走出門去跪在前廳行禮:“阿草見過公主。”

    太平公主一手攜着惜福郡主,一手攜着臨淄王,臉上帶着喜悅,說道:“起來吧起來吧,不是都說了你骨傷在身,可以免了嘛!”

    我起身站在一邊。

    太平公主滿面春風地說:“我聽三郎說大郎今日氣色好多了,已經可以坐一會兒了?”

    我斂衣道:“是。”

    太平公主道:“阿草,你這次功勞不小,我到母皇面前爲你請功!”

    宮女掀開門簾,太平公主帶頭走進壽春王的寢殿。

    壽春王掙扎着要起來行禮,被太平公主三步並作兩步走到牀前按住說:“乖大郎,你且莫動,只管靠着吧。”她在牀前坐下,拉着這個大侄子的手摩挲着道,“可憐見的,這病了幾天就瘦成這樣了。太醫院的那羣太醫都是飯桶,開不出一貼管用的方子,還是多虧阿草啊!乖侄子,你想喫什麼跟姑媽說,姑媽讓人給你送過來!”

    壽春王在太平公主面前就是一個溫順乖巧的孩子:“多謝姑媽的關懷。王府什麼都有。”

    太平公主笑道:“我記得你愛喫湯餅。姑媽府裏最近得了個廚子,燒得特別好喫的湯餅,姑媽且讓他過來住幾天,給你做各種口味的湯餅喫。”她轉頭問我,“阿草,大郎這病,湯餅無妨吧?”

    唐朝的湯餅,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熱湯麪。熱湯麪容易消化,容易發汗,對壽春王這種內斂在身的病人有莫大的好處。發汗能把體內鬱結的毒氣快速地發出來。

    我低首答道:“回公主殿下,壽春王殿下宜多喫湯餅,但是忌羊肉。”

    羊肉太熱,壽春王病了多日身子太弱,進不起羊肉的大熱。

    太平公主點點頭道:“好吧,今日母皇派我去施粥廠代她探視百姓。等我回府,明日便遣了我府中的廚子過來。大郎,你且安心養病,莫要急躁。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等宮中新年家宴的時候,你定能康健起來。”

    壽春王道:“多謝姑媽關懷。廚子的事還是――”

    太平公主以手按他的手道:“就這麼說定了,大郎莫要推辭,只要安心養病便是對你父親,對你皇祖母的大孝了。”

    出了壽春王的寢殿,太平公主自我手中接過今日的藥方審視着,又遞給臨淄王道:“三郎,令人煎藥吧。大郎這裏,你辛苦了。你皇祖母對你們兄弟友愛讚不絕口呢。”

    臨淄王恭恭敬敬地垂首回道:“我們兄弟對皇祖母和姑媽的關懷與恩情感激不盡。”

    太平公主笑着轉頭對惜福郡主道:“你自幼養在宮中,何曾識得民間疾苦,今日隨姑媽一起去粥廠吧。”

    惜福郡主拍手跳躍:“好啊好啊,叫阿草一起去吧!”

    太平公主看我一眼,笑道:“也好,一來你有個伴,二來她爲大郎治病勞苦功高,一起出去散散心吧。”

    於是我與惜福郡主一起,上了太平公主寬大的輦車。自殿內走到院子裏的時候,我看見默默地守在屋外的阿忠侍衛。

    公主代表女皇陛下探視飢寒交迫的貧民,大約怕混亂中有窮兇極惡之徒行刺,讓自己最信任的侍衛護衛在愛女身邊。

    粥廠設在考武舉的校場上。校場寬敞,可以容納上百人,校場邊一溜六間大屋可以擺放一些桌椅板凳供領粥的人在裏面喝粥。它的旁邊是景興寺,也敞開大門供那些領粥的人避寒喫粥。

    大校場上,並排的六隻大鍋架在六個碩大的炭爐上煮着粥,每個爐邊都站着四個人,兩個人負責盛粥遞粥,另外兩個人負責發放幹餅和鹹菜。

    幹餅和鹹菜都放在一隻碩大的木箱中,上面覆蓋着雪白的綿被保溫。

    領粥的人已經排成長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部分衣衫襤褸,僅能避寒而已。

    公主的儀仗轟隆隆地抵達校場門口停下,太平公主在隨扈的內侍的唱和中儀態萬方地走下車輦,校場內的洛陽令來俊臣率領手下的大小人衆以及饑民們跪倒在場內齊聲歡呼:“臣恭迎公主殿下!”

    場內呼聲一片,震耳欲聾。

    我和惜福郡主緊隨在公主之後。阿忠侍衛手扶寶劍護衛着公主。

    太平公主伸手虛扶一下,說道:“來大人請起。衆位鄉親父老請起。前天夜裏天氣陡然轉寒,皇上睡不安穩,夜裏夢到佛祖自西而來,曉喻皇上道,普天之下,皆王民也,勿使你的子民衣食無周。皇上驚醒,宮人來報洛陽城天降大雪,掩蓋道路。皇上憂心重重,擔心百姓安危,朝堂之上下旨在城中施粥,切切勿使百姓受凍捱餓。今日皇上跟本宮閒談,着實憂心,要親自來看視大家。本宮念着皇上年事已高,爲國日夜操勞,披閱奏章,不得空閒,故自告奮勇代她老人家來看望各位鄉親。皇上的一片愛民之心,日月可鑑!”

    衆饑民感激不盡,重重地磕頭高呼:“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願我皇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太平公主親切地說:“衆位鄉親,天寒地凍的不宜久跪,快快請起。”

    說着,她越過洛陽令,走近人羣,親自扶起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問道:“這位大伯,你怎麼親自來領粥?家中沒有子侄麼?”

    那老者熱淚盈眶,斷斷續續地答道:“回稟公主,老漢只得兩個兒子,一個已經戰死,另外一個還在戍邊,家中無人,老太婆病臥在牀,想口熱粥喝,老漢只得親自來領粥,要端回家去給老太婆喝。”

    他那顫巍巍的樣子,哪能端粥回家?只怕還未出校場的大門便掛了。

    太平公主公主對靜靜侍候在一邊的來俊臣道:“來大人,這是怎麼回事?朝廷不是有令,一家一戶至少要有一個兒子在家奉養雙親,不可全部抽丁麼?怎麼這位大伯的兒子一個戰死,一個還要戍邊呢?”

    大冷的天,來俊臣頓時出了一額頭的汗,結結巴巴地說:“這個,這個,臣實在不知情。待臣查清楚了,定當稟報給公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