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鐵骨 >第277章 誘之以名(求支持,求月票)
    在朱明忠看來,這樣應該滿意了吧,畢竟旌表牌坊與爵位、與公士沒有任何聯繫,如此一來,你們應該滿意了。可那曾想他的話聲一落,方以智便大聲說道。

    “陛下,臣不敢奉旨”

    手持笏板,方以智行揖道。

    “估且不說其它,這旌表牌坊即便是廉價者,亦需銀不下二三百兩,高者甚至不下數千兩,如此糜費雖爲表彰,卻難免浪費之嫌況且,牌坊不過只死物,遠不及稱號,如爵位,可稱於名貼上某公、某伯、某侯。如勳士、公士,亦可稱爲“士”,何曾有人於名帖上上書“急公好義””

    “臣附議”

    即便是作爲反對者,朱大咸仍於一旁贊同道。

    “稱號之所以爲仕民所樂道,正在於其是“稱”,只有拿得出去的“稱”,才能被人“呼”,

    如此方纔有榮譽感,至於牌坊,雖然看似尊貴,可不過就是無用之死物”

    瞧見先前勢成水火,這會又立場一致的他們,朱明忠一陣氣結。

    好吧

    算你們會找理由。

    雖然心裏這麼嘀咕,可朱明忠也知道,他們說的是實話,牌坊那東西,沒有誰會在名片上印上一個“牌坊”,要是到了外地,沒有人在一旁捧着,恐怕誰也不知道。

    可相比之下,歐洲的那個什麼爵士,不過就是一個名聲,但是卻能印在名片後面,被視爲身份象徵。即便是在香港,那樣的殖民地中,也有太平紳士

    想到香港的太平紳士,朱明忠的眼睛一亮,在香港獲委任爲太平紳士的人可在其名字後加上“jp”字樣,作爲個人正式銜頭之一部份。香港一般人視成爲太平紳士爲一種身份象徵,因此有不少社區人士皆踊躍捐款或擔任公職,以期獲委任爲太平紳士。

    他們爭論半天,爭得不就是這個名嗎

    牌坊不稀罕,那就直接再造一個稱號就是了

    想到這,朱明忠脣角一揚,看着衆人說道。

    “諸卿操心國事,朕豈能不知,這熱心公益人士必須加以表彰,非如此不能彰顯其付出,不能激勵百姓效仿,即便是牌坊不合適,這爵位是非軍功不授,這一點,亦是原則,至於公士嗯,亦不宜擴大授予範圍,這熱衷地方公益者,往往是地方士紳,那就授予他們“太平紳士”的頭銜吧”

    “太平紳士”

    他們六人一聽,無不是微微詫異。

    懶得在這件事上再費什麼腦子,也不想這件事影響了內閣“安定團結”的朱明忠說道。

    “對,就是“太平紳士”,就是我大明這個太平盛世裏的熱心士紳,這個太平紳士呢不僅是個體面的榮譽稱號。也可以用以維持社區安寧、防止非法刑罰、巡視指定機構。嗯,關於太平紳士應該有什麼權責,可以再協調,可以借鑑一年勳貴、公士的權責”

    和稀泥的朱明忠直接了當的拍了板,作出了最後的決定。

    原本還爭執不下的雙方,在思索片刻後,發現對自己這邊沒有任何損害,方以智最先恭維道。

    “陛下聖明”

    “陛下英明”

    一時間,馬屁聲響成一片,可朱明忠卻知道,這所謂的“英明”也好“聖明也罷”,不過都是利益得到了調和,若不然的話

    “陛下,這太平紳士一出,天下士紳必定變得熱衷於公益,以求獲得朝宮廷賞封的稱號。”

    在內閣諸臣離開之後,李玉蕊於一旁輕聲恭維道。

    “不過就是一個稱號,和公士沒有太多的區別。”

    “陛下,區別大了。”

    “哦”

    擡眼看着李玉蕊,朱明忠示意她說下去。

    “陛下,可知道,古往今來爲官者往往都不願意致辭仕,可今天官員卻不排斥致仕,年到六十,往往就會請求致仕”

    李玉蕊的問題,讓朱明忠思索片刻。

    “退休金”

    其實古往今來朝廷一般是不給發退休金的,像有功勞的人才會有的或者如果家裏特別困難的時候,你也可以申請每個月提供一定的糧食一直到終身。這也是官員貪污的原因之一。

    而現在大明的官員是有退休金的,而且非常豐厚儘管薪水微薄,但養廉銀卻按在職時的50發放。除此之外,還有在任時扣除的30的養廉銀,也是致仕後一次性發放,當然,如果貪腐事發,這筆銀子就會被沒收。

    “陛下,官員所在意者,非是退休金,而是返鄉後,地方官員如何待他。儘管朝廷往往會晉升名銜,以免其爲地方所輕,可即便是如此,仍難免有人致仕後爲地方所輕,甚至不乏因任時得罪舊人出任地方,而遭其欺凌的事情,可是有“公士”頭銜,卻讓致仕官員可以行使“提察地方”,如此地方官廳自然對其所有顧忌,其回鄉後地位超然,自然樂意回鄉。”

    勳貴、公士提察地方,不過就是爲朝廷監督地方官員施政,爲地方官的權力裝上一個籠子而已。

    “玉蕊,這都是你入宮前見到的”

    朱明忠看着李玉蕊問道,她是六年前入宮的,自然見過那些地方上的“公士”。

    “陛下,臣是武昌人,武昌亦有不少公士,其身份超然,是臣妾幼時親眼所見。過去常人慾求公士而不得,今日陛下特意賜“太平紳士”,士紳豈能不趨之若鶩”

    “嗯”

    點點頭,朱明忠說道。

    “有得就有失,他們想要成爲太平紳士,就不能吝惜銀子,即便他們熱心公益,那麼朕也不會吝惜一張紙的”

    或許,對於普通人來說“太平紳士”象徵着榮譽,身份以及地位,他們願意通過各種活動換取這一稱號,但是對於朱明忠來說,這不過就是一張紙。

    而且這張紙,對於朝廷而言,百利而無一害,因爲這張紙的背後是對官員的監督,是對權力的一種約束。

    “陛下不吝惜一張紙,可卻必須要讓他們知道,這張紙是金貴的,若無論什麼人,隨便拿出個幾萬兩銀子做個善事,就能成爲太平紳士,到時候,非但朝廷的紙不值錢了,就連陛下的旨意,恐怕也爲人所輕了”

    李玉蕊於一旁輕聲提醒道,她的提醒,讓朱明忠先是一愣,他或許可以不吝惜於一張紙,但絕不能因爲這種不吝惜,把皇家的身價降低。對於李玉蕊的這個提醒,朱明忠倒覺得的提醒的很及時,要不然,這“太平紳士”沒準會成爲官員結交地方士紳的籌碼,然後任意上書請求朝廷封賜。

    要讓它變得金貴

    想通這一點後,朱明忠隨後才點頭應道。

    “確實如此,這太平紳士也不能氾濫,無論是什麼東西,一氾濫,就成災,成了災,自然也就不金貴,玉蕊,一會批紅時,告訴內閣讓他們控制名額,嗯,可以按每十萬”

    原本想說十萬人一名的朱明忠,想到現在的交通條件和各府縣的人口,還是臨時改了主意。儘管朱明忠廢除了司禮監,但女官卻一直協助他處置各種事務,在某種程序上,現在他身邊的秉筆女官,等同於舊時的秉筆太監。

    “每萬人一名太平紳士,先確定總額,然後每年封賜的名額,以總額除十五或二十年期限,這樣每年也就兩三百人,待到總額名滿後,再統計新增加人口,再定總額,總休原則就是額滿後,非特旨不賜”

    東西越少才越值錢,萬人一個太平紳士,全縣頂多也就幾十位,突然,朱明忠就像想通什麼似的,他想到了廢除科舉後,地方士紳與皇家的脫離,將士紳從傳統官僚隊伍中剝離出來,舊時科舉制是聯繫地方士紳與皇家的一道紐帶,而這個紐帶現在卻早被斬斷了。

    “也許,可以通過賞賜地方士紳爲“太平紳士”重新建立起這根紐帶。”

    心裏這麼尋思着,朱明忠默默的點着頭,確實,應該通過某種形式去建立地方士紳與皇家的聯繫,重新建立兩者的聯繫,重建建立士紳管理體系。對於統治者而言,無疑是有利的。

    “看來,確實需要彌補一下裂痕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