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暮漢昭昭 >第二卷 第十二章 五行
    胡瑋接下來的這一席話,恐怕是其這輩子說過最具邏輯性以及學問的話語了。

    “殿下可知五行?”

    “五行?金、木、水、火、土?”

    “不錯。”胡瑋很是誠懇的點頭應聲:“殿下既知五行,自當知曉這天下萬物皆由五行構成。而五行之間,彼此又存在着相生相剋的關係,便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又生金。”

    “沒想到你竟然對這還有研究?”劉辯聽聞,一臉愕然。

    胡瑋卻不置可否,繼續言道:“所謂生,乃是一物取代一物,亦可解釋爲輪迴。”

    劉辯微微頷首,再不似先前那般只顧調侃胡瑋,而是若有所悟,緩緩言道:“蕭華,你可曾想過這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又生金,如此順序是有什麼緣故,爲何便不能是土生水,水生金呢?”

    “殿下如此聰慧,如何不知這其中道理?”胡瑋見劉辯已然將自己的言語聽在心中,喜悅之情頓現於色:“金石受熱而化成水,故是由金生水,引水灌木,可使樹木生長繁茂,故是由水生木,至於由木生火,那是更加一目瞭然的了,引火之物便是草木,草木爲火所引變爲灰燼,便是由木生土了,到得最後金石之物多藏於土中,故有了由土生金之一說。”

    “原來如此。”劉辯緩緩點頭:“未曾想到這生澀難懂的五行之說竟是與自然現象這般貼合。”

    “然也!”胡瑋繼續說道:“至於這五行對照五種顏色乃是金爲白,木爲青,水爲黑,火爲紅,土爲黃。”

    “想來這也是參照了自然之物原本的色彩,故而有此結論吧?”劉辯問道。

    “殿下所言極是。”

    “你繼續說。”聽了這一大堆,劉辯總算是來了興趣。

    “這五行非但用來對應顏色,亦用於對應朝代。”胡瑋越說越興奮,竟是站直身子,手舞足蹈起來:“周爲火德尚紅,秦取而代之,是爲水德,尚黑,大漢滅秦,故爲木德,本應尚青,然高祖即承秦制,依舊尊崇水德,亦尚黑色,至於武帝拓土封疆,功勞蓋世,奉尊土德,尚黃,如今我大漢重尊火德,尚紅,若是想要取而代之便要尊土德,尚黃色,所謂黃天當立、黃巾裹頭便是由此而來的。”

    “這些個故事分說是你自己想的?”待得胡瑋說完,劉辯直截問道。

    “臣哪有這個本事,能想出這些。”胡瑋乾笑兩聲,忙解釋道:“都是封諝說與我聽得,就這最後兩句,是我自己想的。”

    “後兩句?”劉辯微微蹙眉:“哪兩句?”

    胡瑋湊到劉辯跟前,放低了聲音輕聲言道:“如今我大漢既然尚紅,自然尊的是火德,如此,若想要取漢自立,自然是要尊土德,尚黃色。所以臣以爲,這太平道之所以要頭裹黃巾,說什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大概就是因爲這些個緣由。”

    “我是愈發覺得,你這人是真的有些聰明。”

    胡瑋撓頭乾笑,假意推辭。

    “可是如你所說,卻也有極大的毛病,這太平道人若真以爲只需要順從什麼五行之說,尊一尊火德土德,崇尚崇尚紅色黃色,便能取這天下,那也着實無知可笑。”

    “爲何?”胡瑋茫然發問。

    “正如你所說,大漢滅秦,本該尊水德,尚青色,可是高祖卻依舊承襲秦制,尊水德,尚黑色,對否?”

    “然也。”胡瑋如實回答。

    “這是爲何?”

    “這……”胡瑋剛待解釋,竟不知如何言語。

    “可是高祖無智,不懂這五行顏色之說?”

    胡瑋不敢應聲。

    “還是高祖無能,復念秦人舊制?”

    罔言高祖,那也只有劉辯乾的出來,胡瑋此刻已然嚇得癡呆,莫要說是答應,便是連聽都不敢再聽。

    “高祖之事,暫且不論。”胡瑋聽得言語,心中一顆大石墜落,終是長舒了一口氣,卻聽劉辯繼續言道:“武帝尊土德,尚黃色,土克火乃是黃滅紅,這又是何意?”

    胡瑋方纔輕鬆片刻,須臾間又是提心吊膽起來。

    “武帝之前,我大漢向來尊水尚黑,如何有了一個尊火尚紅的朝代?竟要武帝尊土尚黃方能覆而取之?是武帝得了魔怔還是夢囈所爲?”

    罔議高祖之後復又罔論武帝,這泱泱大漢便只劉辯一人了。

    “在要說新莽篡漢了,據我所知,新莽朝時,服飾尚紅,國色當爲紅色,如你所言……”

    “稟陛下,非是臣所言,乃是封諝那逆賊之言。”胡瑋聽得是心驚肉跳,趕忙打斷劉辯言道。

    “哦,不錯,如那逆賊封諝所言,國色尚紅,當尊火德,然武帝之後,大漢尚黃色尊土德,既然如此,以火滅圖,以紅代黃,豈不可笑?”

    “可笑!着實可笑!”胡瑋趕忙賠笑應和。

    “若這五行顏色便能關乎國運覆立之說,那逆賊王莽逆五行也能覆漢自立,豈不是天命昭昭之人?這樣的人物又如何能爲本朝光武所滅呢?胡瑋,你說,是也不是?”

    “是!是!殿下所言極是!”

    劉辯繞着胡瑋轉了一圈,終是回到案前坐定,收拾起案上竹卷,緩緩言道:“你方纔言道,若非早已與我忠心耿耿,便要轉投太平道去了,如此想來,覺得可笑嗎?”

    胡瑋苦笑一聲,隨着劉辯走到案側,主動彎腰幫着劉辯一起收拾案上竹卷,輕聲言道:“封諝這個逆賊雖與臣說了些蠱惑之言,但是太平道勢衆,漢軍勢弱倒是真切的。”

    “這倒是不錯。”劉辯微微頷首:“我大漢國制,郡不典兵,若是這太平道真在某一日揭竿反了,怕是這疆土之中的半數城池皆要落在這些個賊人手裏。”

    “可真要到了這一日,殿下難道不怕嗎?”胡瑋兀自惴惴,輕聲詢問。

    “怕?怕什麼?”劉辯不以爲然:“難不成要怕這些個太平道賊人真的覆漢自立?”

    胡瑋不做聲響,顯然是默然相應了。

    劉辯看在眼裏,緩緩說道:“如今不是有個唐周嗎?這天公將軍張角苦心經營了十餘年的太平道基業,如今卻叫一個唐周毀於一旦,怕的難道不該是他張角嗎?”

    “儘管如此,可是這太平道還有數十萬道衆,這些個太平道人可都是天兵天將,若得那天公將軍張角一碗符水,更是刀槍不入,所向披靡的,我堂堂大漢南軍竟是連鮮卑雜胡都打不過,如何是這些個天兵鬼卒的對手?”胡瑋不免沮喪。

    劉辯聽聞,不由好笑:“這也是那封諝說的吧?”

    胡瑋垂頭不答,自是應了。

    “張角這人也就畫些符咒,制些符水,用來矇騙你們這些不學無術之人罷了。”劉辯氣不打一處來,擡起左腳朝着胡瑋屁股一腳踹去。

    胡瑋半躬着身子,受這一腳,重心不穩,又覺屁股喫痛,“哎呦”一聲向前跌去,只聽得“啪”的一聲,整個人便似一隻烏龜趴在了地上。

    “痛不痛?”劉辯上前問道。

    “痛!痛死我也!”胡瑋大聲叫嚷。

    “那封諝既爲太平道于禁中的內應細作,想來在太平道中的地位也是相當尊崇的,想要制這一碗符水自然也是信手捏來的吧?”劉辯並不在意,自顧自言道:“你反正與他交好,他也將這重大祕密全部告知與你,想來再向其要一碗符水,總不是難事。如今你既已決定跟隨我這個尊火尚紅的皇子,這輩子怕是沒有機會喫一喫天公將軍的符水了,那便退而求其次,喫上一碗封諝的符水,再來挨我一腳,看看會不會真如其人所說,變得刀槍不入,水火不侵。”

    胡瑋既知劉辯不過是在質疑符水無敵之說,便也不敢多言,只是拍了拍屁股,忍痛站起。

    卻見方纔尚自自信嬉笑的劉辯突然間一聲長嘆,踱步至殿門處,仰天說道:“張家三兄弟和這些個黃巾賊,我向來是不怕的,頂多是覺得要死那麼多人,多少有些不忍而已。”

    胡瑋跟上前去,坦然言道:“不過是些黔首性命,賤如螻蟻,殿下何須有此不忍之念。”

    “你倒是說的不錯。”劉辯轉頭瞥了胡瑋一眼道:“這八年來,便是洛陽城中,這些個賤如螻蟻的黔首身死何止百萬計,我身在其中尚且不爲所動,如今遠在天邊之事,我卻在這裏感懷悲傷,也着實叫人不恥。”

    胡瑋自覺劉辯所言不知所謂,便也不再說話了。

    “如今想來,從始至終,我不過是怕一人而已。”劉辯背手而立,看着西南側一處極高的高臺,便是那座曾經與自己的皇帝老爹共登的永安侯臺,慨然嘆道:“而我這些年來的所作所爲,看似是在爲這天下,爲這些黔首黎庶,倒不如說在爲自己,爲讓此人不能出現而已。”

    胡瑋聞言,竟是怒聲喝道:“敢問殿下所謂之人,竟是何人,殿下說明與我,臣自當手刃此人,絕不讓其出現,好叫殿下從此心安。”

    “如今太平道事起,此人便要現於世,近我身旁了。”劉辯聞言,心中竟感覺到了一絲暖意,見其望着胡瑋,笑着言道:“若是真有此一日,或許我只能倚仗蕭華你的三尺長劍了。”

    胡瑋聞言,雄心壯志頃刻涌起,倏地後撤一步,大拜言道:“若真有此一日,臣萬死不辭!”

    “竟有你胡蕭華不怕死之日嗎?”劉辯雖口中笑言,心中不免感動,見其跨出殿門徑自朝着永安侯臺行去,伴隨呼嘯北風,南北殿廊之下傳來四字:“且觀之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