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中祖 >第一百五十八章 備擇
    這種壓抑感,早於太平道起事前,就已經出現許久。

    等到太平道出現,揭竿而起,似乎給無數窮困黔首帶來了破解的希望,可當混亂之世到來,於普通人而言,生活環境更爲嚴峻。

    反倒是世家高門,不論盛世,亂世,他們如同穩固樹立的太山一樣,穩固不倒。

    壓抑不減,更像世道之下,底層的百姓們,又何時看到過希望?

    劉備望着中平六年的朝陽,遲遲沒有轉身。

    直到簡雍從身後到來,叫了一聲“主公”,他的思緒,才漸漸迴轉。

    “憲和,都處理好了?”

    劉備聲音有些沙啞。

    但因這段時間來,高唐縣盜匪不斷侵擾鄉地,他所領之部,未嘗沒有阻擋。可盜匪,加上殺人如麻的黃巾軍,本是近千之衆,都接連大敗。

    實在無奈,纔出此下策。

    等盜匪到來縣城,以這般老舊的城池,亦難守衛的住。可城內還有不少百姓,即便是歲除,劉備也不敢大意,整夜親做駐守,只期待這些日間,匪寇不會前來侵襲。

    實際上,昨日遣散部從前,他正讓簡雍率衆說服城內百姓,能離開投奔親戚之人,儘快離開。

    若是於外無親戚,以縣城之危機,若有願意之人,跟着他拖家帶口,順道轉往涿郡老家那邊亦可。

    高唐縣城,必然守不住,留於此,未有前程,如他昨日對衆人所言,選擇前往遼東,投靠同窗好友公孫瓚,也是無奈之舉。

    “城內百姓,能離開的,在雲長和翼德護送下,已往臨縣而去。還有一大部分不願離開,而願跟隨主公往北避難之衆,也只有十幾戶。

    主公仁義,不願拋棄治下之民,只是……”

    簡雍與劉備年歲相彷,自同劉備重逢,近兩年來跟隨奔波,原本漆黑的髮絲間,也生出了不少白髮。

    望見好友頭上的白髮,還有兩日來處事未歇的疲憊模樣,劉備心中也有些疼惜,道:“此地並無外人,憲和有何話,儘管直言!”

    簡雍重重嘆息一聲,接着方纔的話,繼續道:“只是途中路遠,冀、幽之地,亦顯混亂,主公想將這些家戶,往北方郡縣安頓,以做義行,大有不妥。”

    簡雍前幾日,在他言語下,未有反對此事,還對他往幽州投靠好友公孫瓚,所做謀劃衆多。

    可以不過數日功夫,簡雍這位親密朋友之變,讓他有些意想不到。

    當然,簡雍的真實意思,不止如此……

    以對老友瞭解,劉備豈會聽不出其中內含。

    “憲和莫非認爲,我等今往幽州,以尋伯圭,非是佳妙之策?”

    劉備側眸,再度看向遠方灰濛濛的田野,嘆息道:“憲和也知道,時以天下多亂,於高唐之地,少州郡相助,被破只在早晚,若是不去投奔伯圭,今之解散衆人,備又能去往何處?

    雒陽乎?

    世家高門林立,備帶衆人往之,只怕會餓死期間!

    唯有伯圭之所,或能接濟一二,以助我等,渡過此難關也!”

    劉備說到這裏的時候,言語多顯無奈。

    認真傾聽的簡雍,話到嘴邊,只等着劉備說完,不由想起,當年於涿郡時,喜歡鮮衣怒馬的劉備。

    時已今日,曾經的少年長大成人,亦漸漸有了匡扶漢室之心。

    他爲友人,同樣有成長,實已感欣慰。

    念及近兩日之思索,尤其想到多日前,聽到從雒陽傳來的議郎劉祈事蹟,簡雍深感,好友劉備也敢尋覓屬於自己的機遇,遼東路遠,非是良計。

    真要計較起來,以好友之才華,另有關羽、張飛,還有他等人之輔左,無論其他所在,未嘗不能闖出一番事業。

    “主公,以我之細思,自覺主公往遼東,投奔公孫校尉,確爲保險。

    可主公有匡扶漢室之心,難道願意跟隨公孫將軍,一直處於遼東乎?

    簡雍不才,這兩日之細思,但感主公還可尋機,另找一條出路。

    實於公孫校尉,遼東之地,到底處於邊地,但以天下大勢,莫不處於中原耳!”

    簡雍言語間,身體越發筆直,且多自信。

    這條路,是他之前未曾同好友商議之路,但在時下說出口後,簡雍越發覺得可行。

    劉備爲此言,已然正身,即念簡雍爲他思慮,故而伸出雙手,將簡雍雙手緊緊握住。

    “還請憲和教我!”

    簡雍深深一禮,抽出手來,指向南方,道:“自去歲秋來,天子於雒陽向天下下令之,以改刺史爲州牧。

    經過大半年時間,主公也當看到,州牧之權,大爲加大,或可自立地方,而行任命也!

    以天下多地之匪患,如荊、益之地,遲難平定,但到任之同荊州牧,益州牧,且以先安大局,招攬賢能之才而用之。

    反觀冀、兗之所,上之州府,少有作爲。

    雍得聞,荊州牧劉表,乃宗室之後,本有名望。

    主公同爲宗室之後,前有滅黃巾之戰績,又於燕南有仁義之名。

    若是率百姓南下相投,劉荊州必然喜也!

    於荊州之所,主公若爲之,將來定會有作爲!”

    看到劉備深思,顯然是聽進去了,簡雍又道:“時而如雪中送炭,主公如能再領逃難之百姓往之,劉益州再得聽聞,以荊州之尚需恢復安穩,人口之得,一旦此事傳出,劉益州說不定會親自來迎。

    此爲主公名望大爲有利,於主公之前程,亦多有助!

    只是往荊州,如襄陽之所,路途遙遠,期間形成,或比往遼東,更爲兇險……”

    簡雍說完,同劉備一道站在破舊的高唐縣縣城上,未有打攪。

    作爲朋友,亦作爲下屬謀士,他至多有提出建議之權力,下一條路,該如何走,還是當由好友劉備自己來決定。

    至於爲何不勸說好友往益州,投入劉焉手下,原在益州閉塞,以南中之混亂,還有地方之叛亂,遠遠比往荊州,投效劉表,而謀求事業,更爲艱難。

    “憲和,就如你所說,我等轉向,且往荊州,投效劉荊州吧!

    但於此事,還當同雲長、翼德一道商議一二!”

    劉備經過思索,在此關鍵時刻,以問詢本心,決定改變之前方案,往荊州走一趟。他實際也不知道,這次臨時改變主意,正確與否。

    “諾!”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