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初第一豪強 >105.第105章 未有之威
    按照張小磊依據這些日子以來不少火器測試的大致的推測,在這個時代用火炮攻城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粗略推測即便是針對包磚土層,如果用尋常的九斤彈野戰炮最強標準裝藥來轟擊,像應天府東南那樣高大而堅固的地方沒有三四千次有效開火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打開一個有意義的缺口。國的傳統城池城牆一直到民國軍閥內戰時代還是防守一方可以憑藉的巨大障礙,也抗戰時期做爲工業國而有充足野炮彈供應的日本人可以對付一些磚包土的城牆,遇到一些石頭城同樣頭破血流。

    這樣算下來,至少需要累積十億焦耳以的累計投射能量纔有可能徹底摧毀一段高大的傳統城牆。按照自己對一些臼炮的測試,自己製造的那些黑火藥的水平應該有拿戰時期歐洲黑火藥大概六七成左右的水平。只是考慮到對那些四千斤發射筒完全沒有什麼信心。在這些發射筒有可能破裂炸膛的情況下,爲了保證必要的威力,張小磊才選擇按照四百斤的標準來裝藥。

    可讓張小磊不知道也根本無法測量的事情是,這些“發射筒”多少還是朱元璋專門叮囑並且用了不少心思的,雖然被猛烈的黑火藥炸的裂了開來,可還是並沒有在埋在土裏的情況下因此損失多少能量。同時,此時的應天府城頭也不是傳說沈萬三所修建的明代南京城頭。

    萬斤的重量以近百米每秒的速度猛烈的撞擊到城牆的時候,似然動量僅僅相當於幾十發高標準裝藥的九斤彈炮彈,可是動量卻幾百倍於尋常野炮發射的九斤彈炮彈、百倍後世野炮炮彈。幾千萬焦耳的巨大能量還有巨大的動量轟擊之下,整個城頭都如同被徹底掀翻一般,幾百噸的石頭和土塊連同城頭之幾十名守軍的身體血肉在這種巨大的威力之下四散而飛,有的甚至飛到了城內百米的距離。範圍百米之內的幾百守軍都被着巨大的衝擊帶來的震動短時間內喪失了戰鬥力甚至是反映。甚至還有數十米外的壕溝內的數名北明士兵因爲沒有注意好隱蔽被那飛濺的石屑砸死砸傷。

    當碰撞帶來的爆炸煙塵散盡時候,整個城頭像是被近在咫尺的天狗啃了一塊,足足被轟開一個範圍十米下,直透整個城牆的缺口。

    很顯然:張小磊明顯高估了這個時代城牆的堅固度,同時也低估了火藥在那哪怕會炸膛的金屬銅內發射裝置內的威力。

    “開火!”明顯還是已經做好了準備的北明軍隊率先反應過來,負責掩護並且早已填裝好彈藥的幾十門輕炮迅速開火,很短時間內摧毀了兩部在城牆缺口後面剛剛暴露出來的應天府守軍投石機。

    負責攻城掩護的千名弓弩手與數百名火器手也開始以猛烈的弓弩和臼銃發射的彈矢也接連不斷的打了過去。雲梯隊在這個時候也露出了戰壕擺開了準備攻擊的架勢。很顯然:這些都是將要組織進攻的徵兆。

    充足的兵力讓守軍的反應還算是並不緩慢,雖然有很多臨近缺口地點的守軍官兵被震的七葷八素。更遠距離的守軍看到這種架勢還是源源不斷的增援過來。

    然而在這個時候,幾百斤黑火藥爆炸產生的白煙再一次向着城頭的方向從另一個角度噴吐出來。一個灰色的球狀物體以守軍根本來不及反應的速度轟到到了城頭之。幾千萬焦耳和巨大的動量再一次掀起了方圓範圍幾十米左右的巨大煙塵,吞沒了整個缺口。幾十丈範圍內的數百守軍再一次在巨大的震動之下非死即傷。

    煙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當進攻的一方做好準備再一次擺出進攻的架勢之後,再也沒有多少守軍敢於逼近缺口五十步左右的範圍內了。

    負責指導的張小磊一名手下這時候也不再猶豫,同時也慶幸埋設發射筒的時候考慮過一些特殊的情況。命令坑道內的人們通過似乎如同拔河用途一般繩索來調整沉重的發射筒口的橫向指向後以最快的速度下達了開火的命令。經過張小磊的不少教育,這些人當然也都知道一些戰爭的基本常識。能夠再對手有效反應過來儘快的造成更大的破壞纔是這種情況下的當務之急。如果遇到問題,明天準備好一些接着轟是了。至少決不能讓其他方向的精銳集結過來,導致發射筒內的萬斤炮彈還沒有發射出去,被守軍集精銳的反擊所奪取。

    伴隨着從逼近應天東南城牆內的坑道內連綿不斷的巨響。一次接着一次的巨大爆炸開始向兩側延伸看來,再很短的時間內覆蓋了大概二百米範圍內的城頭。千名原本以爲安全的城頭守軍再這種猛烈的轟擊之下被徹底吞沒了。

    幾乎與此同時,還有幾千名聚集在城頭之後準備發動反擊的守軍也再十次萬斤炮彈的轟擊帶來的碎石土塊之下被砸死砸傷,不少早準備好的投石機也遭到了破壞。

    雖然因爲這種超常規的萬斤炮彈發射筒的精度問題,並沒有集起來在城牆打開一個較完成的缺口,是卻也讓連綿二百米下的城頭都變得殘缺不全起來,大部分地方的高度從十五米到二十米左右下降到了七八米到十米左右。在這種情況下,由精銳構成的攻城隊很快在弓弩手和炮手們的掩護下攻了城牆的缺口,並向着兩側的方向展開了猛烈的突擊。

    幾個月的較量讓守城的一方應對城頭可能被突破的局面也有了很多的準備,但是卻從沒有人想到回遇到聲勢這麼巨大的炮擊。

    在不少城牆內側的投石機手和炮手還有城頭的牆壘防禦人員非死即傷的情況下,登城頭的北明軍隊精銳很快控制了至少半里左右範圍內的城頭,並不斷的頂住了從城內到城頭兩側各個方向的反擊。

    一些攻堅輕炮也被調運到了城頭之的時候,負責攻城的李忠才終於看到了突破應天府城防體系打破僵局的希望。

    /46/4ml


章節報錯(免登陸)